2009-09-14 00:00:00 作者:陈庆文 来源:今日高邮
在界首这个地方,有许多东西是称得上有魅力的,信用社边上的那个大饼摊就可算得一处。
大饼摊很简单,街旁选定了个地盘,设一只锅几块木板,上方再撑一片大大的塑料薄膜,便搭成了。每每东方破晓,檐头雀叫,这里便热闹起来,光顾的客人络绎不绝。来者有近处的,也有不惜跑两三里路来排队的。多数是买了就走,或用手握着边走边嚼,或用方便袋盛着匆匆回去细细品尝。也有不忙的悠悠地有滋有味地看师傅做饼,等到那鲜鲜嫩嫩的大饼送上来,便先咽一口涎水,再猛一口咬住,饼还在嘴里咬着呢,那脸上就有一朵惬意的笑开出来。
摊主50开外,说话慢条斯理的。妻子作他的帮手。
听人说,他的手艺并非祖传。他原先是供销社的职工,后来,供销社改制他下岗,人家纷纷行动起来,钻东钻西寻赚票子的营生了,他却仍是慢条斯理的,说:“我这样的人能做个什么呢?”也合该他时来运转,出门便遇上了“神仙”。那年,他去邻县一个镇子办事,饿了,就随便在道旁找了个摊子,坐下,买了一只大饼、一碗粥,慢慢地吃。吃着吃着,他竟从那饼子里吃出味道来了。他默默了好一会,才轻声地拐来弯去向师傅问此事。那师傅听了,仔细瞧了瞧他,笑了:“你想学我这门手艺,是不是?”他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许是师傅见他那憨劲动了心,真的收他做了徒弟。
渐渐地,他有了娴熟的技艺。能够根据不同的气温把握住面粉的发酵时间,用火也很精当——何时旺火何时缓火何时停火。面粉、馅儿便在他的手下像玩魔术般地被做成了黄黄嫩嫩的色香味形俱佳的大饼来。于是他和他的大饼摊在小镇上有了名气有了魅力,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好风景。
听熟知他的人说,他的大饼生意好,除了他的大饼做得好之外,还在于他做人规矩做生意规矩:价格合理,食物卫生,从不偷漏税。
他说话虽是慢条斯理的,也有几分憨样,但心里明着呢!也许正因为他心里有本自己的生意经,脑子里有几个自己的规矩,才赢得了顾客的心,大饼摊才有了这般的红火。
风景看来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成为风景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