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8 00:00:00 作者:陈永平 来源:今日高邮
高考第一场考试,语文。两位母亲在考场外聊天,一位说:“看着吧,我女儿出来,肯定垂头丧气,嘴里说:死 了、死 了。”另一位则说:“我儿子才不在乎!你问他,肯定是:蛮好的、蛮好的。”
知子(女)莫若父(母)。果然,两位考生出了考场,说辞与他们母亲猜测的如出一辙。
很荣幸,我是男生的父亲。但一个令我尴尬且无奈的事实是,女生成绩其实比男生好很多。
语数外三门,儿子语文中等,数学差,英语略好。他希望考时数学难,英语易。他的歪论是:数学难,好差考生一起玩完;英语易,他争取多得分。结果是数学易,英语难,他仍然挺高兴:数学易,毕竟打发了考试时间;英语难,他是艺术类考生,这类学生外语普遍弱,他有比较优势。
这是那种以自我安慰为目的、近乎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态。这决不是我们教给的,而是天性,感谢上帝,这种天性使得他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有一个愉悦的心情。他的成绩,初中不如小学,高中不如初中,他竟然安之若素,竟然反过来安慰忧心忡忡的我们:“上初中看我的……上高中……上大学……”我只能聊以自慰地想:一个年轻人,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又有美好的憧憬,谁敢说他的将来一定没出息?
早晨起来,人都有点悒郁,即俗话说的“被窝气”。这小子没有。每天五点多起床,愉快的一天开始了,愉快的标志是唱歌(或哼歌),有多少人刚起床就唱歌的?少!他是一个。这小子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走调,我称之为“赖宝腔”,唱的又是林俊杰和周杰伦,“赖宝腔”加口齿不清,真个“呕哑啁咋难为听”。可人家无论漱、洗,或蹲(马桶),都有板有眼地(用“无板无眼”形容更准确些)唱着、哼着,不为别的,就因为愉快。
中午临近12点,我和他的妈妈就不自觉地竖起耳朵,单等那不着调的歌声从窗口飘进来,飘进来了,俩人抢着说:“开饭!”
很多时候,我们被他无来由的快活劲儿弄得哭笑不得。有一回他的母亲问他:“今天遇上特别高兴的事了?”回答:“没有。”问:“那为什么高兴?”答:“因为没遇上特别不高兴的事儿,所以高兴。”
午饭十五分钟,是与儿子交流的最佳时机,但这小子报喜不报忧,他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很难挖出来。渐渐,交流越来越少,更可怕的是,有时他的“喜”恰恰是我们的忧,比如不吃晚饭打篮球之类。找他的任课老师交流,所有老师都一个表情:恨铁不成钢。
去年有一天,儿子突然郑重告诉我,他想普通类兼报艺术类,兼报艺术,其实就是主攻。尽管不情愿,但我们知道,要面对现实(艺术类高考降分),支持才是明智之举。
折腾了小半年,儿子拿到了两所院校共5个专业的合格证。
高考作文,题目是《品味时尚》。儿子用记叙文写成,文中人物是我与他。我有些遗憾,也有些欣慰。遗憾的是,作文偏题(后来的情况是,作文被扣得很狠——注);欣慰的是,他已能够理解父母一片舐犊之情。
年轻,阳光,有理想,又不缺乏爱心,小子 ,你可以走出家门,出外闯荡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