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老县长

2009-07-21 00:00:00    作者:吕立中    来源:今日高邮

老县长刘鹏远又住院了,这回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肾病,痛风,冠心病,脚肿。连续三个月,辗转扬州苏北医院又回高邮中医院医治调养。日前,我来到他的病榻前,身不离书报的他,此刻的病床上“半床书报”依然。

“老年生病太艰难,跌跌爬爬度难关;无情病魔将我袭,半身疼痛难上难;各种生活难料理,一拐二跛要人搀;何时才能有好转,且看大夫送‘灵丹’。”老县长拿着他的笔记本朝我念着他写的“患病感言”。感同身受的我,想起几句顺口溜便脱口而出:“好人生病本正常,世上老少都一样;求医抓药固然要,精神开朗好调养;耐心治病能康复,记住心定自然凉;莫看今儿天阴雨,明日一定见太阳。”

老县长是抗日离休干部,在他那长长的人生画卷上,记载着他戎装一身的威武雄壮;青纱帐,游击战,声东击西,让敌人闻风丧胆,魂飞魄散。18岁参加革命,生活在《柳堡的故事》中,土地革命,让耕者有其田。欣逢改革开放,他百般珍惜难得的时代。当上副县长,分工抓农业生产,改造了大批中低产田,建棉海粮仓。开发大批鱼虾塘,让水里金银流淌。他写过这样的诗:“鱼塘啊鱼塘,我守在你的身旁,你是我的摇钱树,你是我的小银行。”这满腹的开发热情,让沉睡的荒废滩地醒来,处处是鱼虾棉粮。他分工抓城建,完成了修旧如旧的盂城驿一期工程;严格按照规划,建成兴旺发达的商品一条街。病床上,他仍然牵挂盂城驿二期工程和清理珠湖路路边“菜市”问题。

离休后,他立下了誓言:离休不离党,心向党中央,活着干革命,为民站好岗。他和几位老领导一道,参加老区经济开发扶贫协会,分工在水乡一个经济薄弱村,带着父亲对儿女般的亲情,为老区“衔金拽银”,改变困难面貌,凭着自己过去的“老县长”的“威望”,先后向供电、交通、财政部门“化缘”,为那“经济薄弱村”2000余亩虾池架上了1万余米电线,让电通鱼虾塘;架设5座交通桥,让运输车辆直达村庄和鱼虾塘。5年挂钩帮扶,使那儿的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村民们“家家兴旺,笑声满庄。路通灯亮,迈进小康”。

老县长的慈善心有口皆碑,去年,《扬州日报》区域新闻上,刊发了《老县长的功德账》:2008年1月31日,他住院治病,发现与他同时治病的赵姓病友,患结肠癌手术切除,家庭经济拮据,缺钱抓药,他当即掏给赵1000元;2008年7月2日,四川汶川地震捐“爱心款”,老县长在街头的“爱心箱”中投进500元,交“特殊党费”时,又送上1000元;临近春节,他派专人到他挂钩帮扶的“经济薄弱村”送上3000元,发放给困难户,并嘱咐将发放名单带回备查。

特别让人难忘的是,一位大学刚毕业还未工作的大学生,患了尿毒症,老县长闻讯后一面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救救好孩子》,一面动员募捐,筹集了一大笔钱给他治病。

老县长好似一部书,让人读不完他热情奔放的精神,品不完他永葆青春的魅力;老县长好似一座“矿”,让人开采不完他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慈善的富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