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包月一族

2013-04-26 00:00:00    作者:陈顺芳    来源:今日高邮

 孩子在小城上学,我在小镇工作,不免常常两头跑,就效仿他人进入了包月一族。

所谓包月,就是一下子付上一个月的公交车票钱,然后凭卡乘坐——坐得久了,混到脸熟,报上卡号就行。

我们这条公交线路上,包月的人可不少。以至于乘坐的次数多了,彼此熟稔了些,见面就打声招呼:“早!”或“你好!”

我感叹的是,这足足一个小时还要多一点的车程,因有了包月一族,而精彩生动了许多。

那个大约四十来岁的女人,最是吸引我的目光。她扎着一个马尾辫,略显丰腴一点的瓜子脸上,一双眼睛透射出的是恬淡而又安静的光芒。她总是喜欢坐在靠左的第三排位子上,每次坐下以后,就取出编织袋里的毛衣,旁若无人地进行起她的编织工作。她的手艺很娴熟,总是很流畅地一下子一下子地戳着。每每要到目的地的时候,她才又收拾好她的编织袋,拉好拉链,静候下车。

我总是有些入迷地观察着这个女人的侧影。我觉得她很精致。这种精致,不仅体现在她的装扮与神韵上,还体现在她对时间毫不虚掷的态度上——冲她把坐车的时间都利用来编织的份上,我就充满了钦佩与欣赏。我不知道她在什么单位工作,只听见售票员笑问过她:“昨天耽误了点时间,今天应该不会迟到了吧?”她的脸上带着谦逊的笑意:“不会不会。”

还有一个要沧桑一些的女人,在孩子刚上初中时就开始包月,到现在孩子已高考在即。她说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早饭做好后叫醒孩子,然后再赶六点多一点的早班车回乡下。从她那总是风尘仆仆的样子,从她那历经了风霜的脸上,足见所谓的包月生活并非那么轻松容易。

当然,包月一族里还有不少男同志。他们多半也是为了孩子,他们同样是每天清晨坐很远的车去乡下,晚上再赶末班车回来。

公交车包月者,已然成为适应当今这个社会形势的新生群体。他们就这样多少年来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地奔波着。这种对待生活的积极的执着的态度与精神,多少感动着我、感染着我。

车窗外,晨曦之中,一片片新生的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之下闪着金色的光泽;不,或者,干脆是一叶叶闪亮的金片,悬浮于半空之中。我坐在车内,双膝之上放着一本书。我时而看书,时而欣赏欣赏窗外流动的风景。一路下来,我收获丰盈。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