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7 00:00:00 作者:赵福林 来源:今日高邮
护国寺位于界首镇石桥街东侧,原建于北宋时的一座小庙,明代被改建为魏公生祠,后魏忠贤被诛生祠改建为关圣殿。清乾隆九年,地主何湘宜因丧妻丧子而看破红尘,捐其家产,皈依佛门。几经惨淡经营,扩建殿宇,彰显佛法,将镇国寺改名护国寺,被列为高邮八大名刹之一。悠悠岁月,几度沧桑,护国寺仅存部分殿宇。1986年进行修缮,后由乡贤林少俊捐资重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香火颇盛,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人们回顾护国寺历史的记忆里,流传着上世纪三十年代护国寺住持澄波的《猫鼠图》的一段轶事。
澄波原籍江都,家贫出家。由于他赋性聪颖,读书习文,作诗绘画,后考进焦山文宗佛学院,使绘画艺术更臻佳境。上世纪三十年代任护国寺住持。
当时任界首水上警察大队长的张桂芳,仰慕澄波的绘画艺术,便派员求其作画以附庸风雅,澄波鄙恶张的鱼肉人民的行径未准。后来,张亲临寺院求画。澄波恰另有所思,欲藉诗画讽喻之。于是画了一幅《猫鼠图》:画面上角是稀疏的篱笆,几株鸡冠花迎风绽放,两只蝴蝶翩翩飞舞。左下角是一只圆睁双眼的雄猫盯视着花丛的蝴蝶。而在右下角是一只老鼠贼溜溜地爬在油壶上偷油喝。并题诗云:鼠,偷油,汝不顾,蹲在花间观蝶舞,罪过!罪过!
这幅画的喻义虽较隐晦,但也不难理解。讽喻权势者为“猫”,不捉鼠,却陶醉在花间的蝶舞。更巧妙的是咒骂这帮祸国殃民者为“鸡巴”,这是取鸡冠花的“鸡”字与篱笆的“巴”字(取同音)相结合而成的“鸡巴”。
不懂文墨莽莽武夫的张桂芳收到《猫鼠图》后,甚为欣喜,进行精裱后挂在客厅里。有一天,被他的幕僚所识破,解说一番,张大为恼火,气势汹汹持画前来问罪。澄波合掌连声说道:“罪过!罪过!”张以为他已认错也无可奈何,气得当面将画撕毁,愤然离去。
这段轶事,还流传着另一种版本。澄波对权势者汹汹气焰毫无谢罪之意,而是指着画面上的“猫”连声说道:“罪过!罪过!”谢罪之说,纯属妄语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