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2 00:00:00 作者:孙玉林 来源:今日高邮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相信在我们高邮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记,城市的天空变得分外的清新自然,市民少了几声抱怨,多了几分惬意;参加高考、中考的学生不再受环境的干扰,他们能够自信轻松地面对着人生的挑战;农民朋友改变了多年焚烧秸秆的习惯,他们因为自己的善举保持着自豪和愉快的心情;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全身心地投入这禁烧工作中,并为得到的回报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5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发出秸秆禁烧动员令后,我们一刻也不敢懈怠,一丝也不敢马虎,迅速予以贯彻落实,成立工作班子、制订工作方案、层层召开会议、签订责任状、开展宣传造势,当这些所有基础性的工作都完成后,我们充满信心地投入了这场有准备的战斗。从端午节开始,镇机关就发出通知,取消全部节假日,没有指令性公务安排各级干部不得无故离镇,特殊情况要请假,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实施午间和晚间禁酒令。近一个月的时间,全镇没有一名干部擅自离岗休息。
还不满六岁的女儿打电话问我,爸爸为什么总不回家呀?我说,下雨的时候爸爸才能回家。女儿在电话那头嘀咕着,为什么下雨才回家呢?我一笑而过,无法回答出让她能够听得懂的原因。但事实上,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老天下雨,一旦阴雨天气来临前,农民就会抢收抢割抢种,有序的三夏生产节奏会被打乱,到时候我们的防线就会失守,甚至会出现全线崩溃的局面。
最紧张的6、7号,我们意料不到的受到来自周边县市焚烧秸秆产生烟雾的袭击,群众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不是说不让烧嘛,怎么这么多的烟雾?”甚至基层干部也怀疑邻村或者邻镇在焚烧秸秆,后来我们得到上级部门的确切消息,确实是周边县市产生的,我们通过短信平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宣传车及时充实了宣传内容,通过广大基层干部耐心细致地释疑解惑,群众的情绪逐步稳定了下来。接下来的8号、9号连续下了两天雨,尽管我们先前担心天气下雨会干扰我们的工作,但两天的阴雨天气消除了当时受外围影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使我们高位运行的工作状态得到了缓解。我们利用两天的阴雨间隙抓紧时间总结、开会、研究,拾遗补缺,完善措施,调整思路,使后一步的工作得到了顺利推进。
我的工作任务除参加指挥部巡逻值班外,还负责全镇面上工作的督查,整天在下面跑。村组干部和我们一样,没有一个呆在家里的。有同志建议我们不要搞得太紧张,即使不去督查,村干部也会坚持在岗位上,我们相信他们做得到,但我们还是坚持沉下去,并不是完全监督他们的工作,每天和他们见个面,了解情况,交待一下,也是对基层干部辛勤工作的一种尊重和安慰。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我们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最多的都是坚守在岗位的村组干部,还有手持喇叭的、插红旗的、敲锣鼓的、戴袖章的,他们都是各个村民小组临时组建的突击队。每每遇见他们,我们总是主动下车,和他们打个招呼,递支烟或者叮嘱一下注意安全,防止因为夜间巡逻或者矛盾纠纷引发其它一些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要知道,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临时集结部队,全镇共有1000多人参与了这项突击性的工作。所幸的是,最终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故。
我们通过开展高压的宣传态势,派出流动宣传车和派出所警车、消防车联动配合,全覆盖、全渗透、全天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建立指挥部、包干部门、村干部、组干部、突击队五级联防体系。通过实施科学的推进措施,做到秸秆还田、回收利用、禁烧保障三同步。我们竭尽所能把所有的方法都想尽,所有的措施都跟上,所有的保障都到位,而且每一天都在重复这一系列的动作,但我们直面全镇4万多亩成熟待收的麦田,心里还是没有底数。在最后的几天里,我们的弦已经绷到了极点上,以至于产生一种捱日子的感觉,每天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夏收进度情况,只盼着能够快点结束。当然,现在回想起来,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没有把握和胜数的战斗,由于工作节奏的紧张和担负责任的压力,有一些过程和细节让我们忽略了,其实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所具备不可或缺的潜在优势,比如较好的群众基础、淳朴的乡风民风、融洽的干群关系,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这项战斗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离集镇相对偏远的一个村,全村各家各户自觉地把秸秆手工捆起来,堆放到自己的家前屋后,没有一户不愿意的,我们走到群众中间,甚至没有听到一句怨言。有一次我们在夜间巡逻时,一位老大娘拦住我们的宣传车说,“你们放心,我们知道烧草违法,不会烧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是广大农民群众和我们共同筑起了秸秆禁烧的坚强阵线。对此,我们时而动容,时而鼓舞,时而感慨。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禁烧战役中所秉承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所体现的务实作风和责任意识,所凝聚的伟大力量和创新精神,足以让我们好好珍惜,深受启迪,励志未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