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王西楼的神笔

2009-05-19 00:00:00    作者:赵福林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自古以来为钟灵毓秀之地。古迹遗韵,名贤迭出,风物优美宜人,文化底蕴深厚。继北宋婉约派词宗秦少游后,明代,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散曲家王磐。

王磐,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字鸿渐,家于城西,有楼三楹,取名西楼,并以“西楼”自号。赋性潇洒,襟怀旷达,通音律,精词曲,与金陵陈大声并为南北曲之冠。著有《西楼乐府》、《西楼诗集》、《野菜谱》等。他所作的《(北中宫)朝天子》中的《咏喇叭》:“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辨什么真和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这首散曲幽默讽喻,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恶嘴脸和带给人民的苦难,被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

王磐才气横溢,还擅于丹青。但艺日精,家日窘,女儿出嫁时多以画作陪奁之用。在陪嫁画幅中的《飞禽图》,振翅欲飞的鸟儿栩栩如生,出神入化,于是声名大噪,也成就了高邮家喻户晓的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胭脂)少。”

王西楼的画作还有更神奇的传说:当时,扬州有位杨姓的礼部侍郎,慕名备厚礼派员来邮求画,可王磐整日逍遥于宇宙,徜徉于山水,竟将求画之事忘得一干二净。三年后,杨侍郎将为母庆祝七十大寿,为了彰显母德,炫耀门第,再度派员来邮求画。王欣然允诺,闭门潜心作画,在素绢上纵笔挥洒后,用浑圆的砚缸覆盖在画幅上印了一团墨圈。画成后交给来员并叮嘱:切勿在途中旷野处展阅。谁知,船到露筋,天色已晚,便停桡歇息。来员好奇心切,想先睹为快,不料刚揭开画卷,“扑通”声响,光团跃出,坠入水中。来员大惊,携卷急归。此时,杨府寿堂红烛高烧,高朋满座,倾杯相庆。杨侍郎即展开画卷,题款为“星月交辉”,只见湖波烟树,星光灿灿,唯不见一轮明月。经再三追问,来员方将事情原委如实禀告,众人惊奇大哗,唏嘘良久。

从此之后,露筋长河渺渺,天际银光耿耿,岸边蓼花点点,芦荻萧萧,水波兴起,荡漾着一轮明月,闪烁着银色的光辉,是那么的柔和、美丽而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后代的诗人墨客经认定为“秦邮八景”之一,命名“露筋晓月”。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