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00:00:00 作者:蒙龙 来源:今日高邮
2007年7月,女儿随其所在的学校学生互访代表团到澳大利亚的一所学校学习了半个月。
回来后,女儿告诉我们的,无非是澳洲的生态环境优美,街道整洁,空气清新,天空很蓝很高,树上的果子可以摘下来就吃,自来水可以放下来就喝。
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并不新鲜,早就听去过澳洲的朋友说过若干次了。
倒是女儿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我特地上网搜索了相关内容,果不其然。
女儿到了澳洲那所学校,不是集中住在学校里,而是分散住在学生家里,得以初略了解澳州人的生活。
女儿说,澳洲人在家里洗澡每次只用六分钟。我问,有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如果超过了怎么办,在家里洗澡毕竟没有人监督。女儿回答,不知道,反正人家洗澡不超过六分钟,说是要节约用水,其它就不清楚了。
我感到惊愕。这使我联想到国内的情形。
在我国,不独大都市、县城,就连小集镇上,浴室、桑拿中心、吃洗娱乐一体化的休闲中心也多的是。要说洗浴设施也是一应俱全,大浴池、淋浴、蒸汽浴等等,任你选用,更没有时间限制。不少浴客洗了一次,到包间休息后,再洗一次,反正浴资是固定的,不是“不洗白不洗”吗?
这些还算是小儿科。有一次出差北京,朋友请我到四环边上的一家浴城洗澡,叫什么名的不记得了。那真让我开眼,也真让我傻眼了。
那是一座豪华的六层建筑,外观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边上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我们去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左右,车子已经停得满满当当的,看来生意很红火。
进得里面,更让我吃惊不已,其豪华程度自不必说,单是那浴场的面积就出乎想像,远远超出一个篮球场。其洗浴设施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仅蒸汽浴就分干蒸、水蒸、石蒸几类;还有如瀑布浴,打开阀门,水宛如瀑布,从天而降;暴雨浴,一个面积二三平米的地方,打开阀门,一个莲蓬头热水喷涌而出,如暴雨一般,身处其间,煞是惬意。还有很多无以名状的设施,很先进,也很别致,只洗了一次,当然不可能记全了。
我当时就想,北京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城市,这样一家浴城,一天要消耗多少水。朋友说我是少见多怪,他告诉,这样的浴城北京多的是,西安、洛阳、太原同样是缺水的地方,如此之浴城也是满眼都是。朋友毕竟在北方工作生活了多年,他的话我是信的。
我感到惘然。
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还是经济实力,我国与澳洲相比,可能还不在一个层次上。但他们的国民懂得节约资源,而我国的国民却不懂,总以为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也是事实。对此,温总理曾经有个著名的乘除论断,即在中国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也是个大问题,再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也是个小数字。何况,我国人均占有淡水量仅占世界平均数的百分之二十七。
记不清是哪一位漫画家,曾经画过一幅很著名的漫画,漫画的题目好像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画面上就是一个小孩的面颊上挂着的一滴泪珠。多么触目惊心啊!但我国的国民中又有多少人懂得其间的道理,产生哪怕一点点的危机感呢。很多人都将到浴室泡泡当作一种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抑或是泡)皮”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生活习性,有的人甚至将到高档浴城休闲当作一种身份。
对一个人来说,少洗几次澡,缩短洗浴的时间,并不影响人的生活,也不会降低生活质量,而没有水是断然不行的,水是地球的血液,也是人类之血液。
记得二十多年前,一个县城才一两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浑堂(浴室),没有莲蓬头,没有蒸汽房,但人们还是健康地活着。我这样说,不是要退回到过去,也不是反对高档享受,而是说,在不影响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能简单的就简单,能节省的就节省,你千万不要以为,“我有钱我消费”,就千真万确。错!你占用了别人的资源,你为了自己的享受而影响了别人的生存。
眼下,洗澡被冠之以沐浴,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是谓沐浴业。由浴室而浴城,规模越做越大,由普通洗浴向一体化洗浴休闲发展,档次越攀越高,对水、煤、电等紧缺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这与我国提出的建设节约生态型社会的目标是根本相悖的。我以为建设节约生态型社会要从取缔众多的浴城、提高沐浴业的市场准入做起,要从限制国人的洗浴时间做起。否则,又可能成为嘴上喊喊的口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