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秘书趣事

2009-04-27 00:00:00    作者:葛国顺    来源:今日高邮

我干秘书的时间较长,占我整个工龄的三分之一。上世纪80年代在临泽区委秘书岗位上一呆就是12年多,走上领导岗位20多年,也没有与舞文弄墨脱过干系,时常还有“豆腐块”在全国以及省市报刊、网站上露脸。尽管爬格子是件苦差事,虽有“干一行怨一行”的念头,最终还是以兴趣取代,对秘书这行当现今仍十分留恋。

回顾秘书生涯,得出一个结论,秘书难当。我尚称不上干得最好,但还算过得去。过去的岁月,尘封的记忆,回味特有意思。

上世纪70年代,中文打字机还没有普及到乡镇一级的办公室,秘书写文稿完全靠“爬格子”。那时的干部大多是工农型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品德、好作风,尤其做人做事可圈可点。但是,工农干部一般文化层次不高,秘书写稿子,有的领导念也念不好,经常闹出笑话,诸如把“享年”读成“亨年”、“永垂不朽”读成“永垂不巧”之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年,全国上下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时,我给乡里的一位副书记写一篇讲稿,这位副书记是个农村干部,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写好讲稿后我先让他看一遍,然后读给他听一遍,纠正读错的字和断错的句,再让他熟悉一两天,谁知正式做报告时,竟然把“党员和尚未入党的积极分子”一句读成“党员和尚——未入党的积极分子”,弄得哄堂大笑,我坐在台下顿感不是滋味,怎么也笑不出来。我在自责,怎能怪领导断句出毛病,为什么当秘书的不可以把文字写得更直白些、更简练些呢?

今年全国“两会”,温总理带头讲大白话、顺口溜,足以说明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尤其是秘书工作提出新要求:崇尚务实,力戒浮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