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母亲的胸怀

2013-04-24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应生活在乡下的长兄之邀,在他家参加一年一次的家族集体祭奠祖先活动。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一个目的,缅怀亲人敬孝心,同时借此机会联络亲情,轻轻松松地在一块叙旧事、谈人生、话未来、说理想、谋发展、求共识,互勉互励。

在午饭的时候,我们这个祖上为数不多的一位长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从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自发地集中在一起祭奠已故的亲人,来者都不约而同地常提起你逝去的母亲。你母亲确实是我们一大家族人的骄傲,也是全村人的榜样,她做人厚道,处事公道,善待他人,敢说真话。她好事做的无底,帮人不要名利,救人不图回报,无论哪家有什么大难小事,凡由她出面,没有一次解决不了的。她虽没有进过学堂,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做人的方法有她独到之外,难怪你外公给你母亲起个小名叫“才女”。

长辈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又让我回想起母亲在世时的二三事。

有年冬天晚上,空中飘着零星雪花,哥哥刚送走前来为卧床的母亲看病的大夫,回屋里正准备闩门睡觉,忽听家门前对岸一阵阵呼叫声,“才女大妈,才女大妈,快帮帮我家吧!”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听到有人叫她,忙让哥哥出门打听一下怎么回事,哥哥问清楚回屋里告诉母亲,母亲二话没说,一骨碌从床上起来,身上披件破旧棉袄,忍着胃病阵阵剧痛,医生开好的药都顾不了吃,让我提着马灯,打着油布雨伞,绕到村东边,越过一座木头桥陪她前往。原来是小两口为赡养老人闹矛盾,各执一词,吵得死去活来。母亲听后,忍着胃痛,苦口婆心地劝道:赡养上人,是做下人的应尽义务。没有老哪有小,每人都有到老的时候,我们要一代做把一代看。粮食把多把少可以商量着办,一粒粮食不把上人,情理不合。把多把少又没有把外人去。你们强如做好事的,就是见到上门的要饭花子,也要给一口饭吃。他们又不要好的吃,只要肚子能填饱、衣服能遮体就行了。他们把你们尿一把、屎一把地拉扯大,乖乖长乖乖短地护在怀里,培养成人,娶亲生子,他们现在年迈不能动了,让你们给点吃的,就推三阻四,你们从良心能说得过去吗?经过母亲一番劝说,小两口没话了,都满口答应尽孝心。

记得我当兵的前一年,听母亲说过,“文革”期间,村里有位史XX陷害我们家,说我们家有田有地,是富农成份。我们兄妹几个一度被拒之红色大门之处,没有加入红卫兵队伍,就因他说错了一句话,担搁了几个月。1987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工作,次年调入苏中进口汽车修配公司,任法人代表,为了扩大生产业务,从社会上招收一批青年工人。真是无巧不成书,陷害过我们家的那个人的孙子,偏巧招工到我的单位。我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借机会替家人出口气。没有几天,母亲从乡下上城里来看我们全家人,当我在饭桌上与母亲流露出来的时候,没想到她把筷子一摔,朝我吼道:“那是历史,已过去,不是哪个人的问题,你咋把账记在个人头上呐,再说他的孙子又无错。”我当时哑言。

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从此就屹立在我的心头,也从此使我的品格更加趋于正直和坦荡。每当我想到母亲,我就会想到大海,想到蓝天,海是宽阔的,而比大海宽阔的是蓝天,比蓝天宽阔的是母亲的胸怀。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