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父爱

2009-03-31 00:00:00    作者:葛国顺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2月28日,家父已离开人间整整十个年头了。按照农村风俗,我们兄妹五个携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办了个简易纪念活动,以寄托对先辈的无尽哀思。

父亲一生可亲可畏。1.8米的个头,腰粗个大,年轻时双手能把碾芦柴的石磙子举过头顶,村里玩龙他总是舞龙头,直到82岁因突发脑溢血病故时,体重还有104公斤呢。父亲只上过几年私熟,可脑瓜子很聪明,还是远近闻名的“八匠毛”,(既会做木匠,又会茅匠),钉船、穿犁是老把式,左右四邻谁家要换锹柄、叉子柄的,随来随做。有时人家带来的材料不合适,他就把自己储备的给换上,从不另收分文,接过两三支烟就算工钱。他有一副菩萨心肠,且水性好,曾栽猛子从河底救活几个儿童的命,被救小孩认他为干爹,到长大结婚时也没有忘记请“救命恩人”坐上席喝杯喜酒。然而,对子女则是丁是丁、卯是卯,要求可严了。记得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就给我负重加压,教我背《百家姓》、《千字文》,稍不按序时进度就得挨批,就连生了5个女孩后才有的我这个独子也不留情,挂在他嘴边的话,“惯儿不惯学”。有几件事至今令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那还得追溯到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正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过“五两六钱”的日子,经常靠野菜、秕糠作补助粮,一顿不饱顿顿饥。有次我放学回家时饿得慌,正赶上队上给田里干活的人送“晚茶”,我见绰号叫“大鼻子”的扛着一箩筐糠烧饼,便一个箭步从他背后跑上去,抢了两个饼就跑,结果把箩筐打翻了,糠烧饼滚了一地,“大鼻子”恼羞成怒地追赶上来,抢去饼后还打了我一记耳光。我知道“犯法”了,怕得很晚才回家,谁知父亲没有打我,只是责备我说:“大人更辛苦,你饿了怎能与大人抢食?”说着说着,声音便哽咽了,眼眶里充满了泪水。男子有泪不轻弹。这时,妈拿出带在身上未吃的一只饼,搂着我抱头痛哭。父亲一生秉性强,爱打抱不平,总要求我们诚实做人,绝不可在外欺负人。那还是我在董潭农中上初二时,课间与本村一位同学玩打铜板,发生点小摩擦,他的鼻子被我碰流血了,中午放学回家我刚坐上桌拿起饭碗,只见那个同学已站到我家门口“告状”来了,脸上的血迹还未干,父亲见状不问三七二十一,将筷子往饭桌上一扑,我拔腿就往外飞跑,父亲顺手操起一把叉子追赶我,害得我中饭也没吃成,晚上回家挨了一顿训才了事,现在想起来真好笑。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严父的一举一动一直在教我做人做事,我也传承给了孩子们。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