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 00:00:00 作者:朱在宜 来源:今日高邮
《字典》、《辞海》是我们终生之师,百看不倦,既陶冶了情操,又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闲暇之时便手捧辞书认真研读,详看汉字的结构组成,深层次地理解它的含义,最主要的是确实使笔者增长了知识,熟悉并理解了更多的汉字,平时也极少写错别字,给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中国的汉字奥妙无穷,意味远长,当年的造字人可谓煞费苦心。汉字有形声字、象形字等,各个字代表各层含义、甚至多层含义。字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捺,意义能差十万八千里。
细读汉字,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相传由于造字人的疏忽,曾将几个字混淆颠倒,今日再作深层次理解确实有趣。其中“鱼”字与“牛”字就混淆,“鱼”字剖解为上面是“ク”为角,中间为“田”,牛是耕田的,下面为“灬”是牛的四足;而“牛”字,横看它,就是一条鱼,有鱼头、鱼鳍、鱼骨、鱼尾。再者,“出”字与“重”字,“出”字山上压着山,可谓重,而“重”字是“千里”组成,千里之外,应为出。还有不少类似的字相互混淆,用之至今,细细品味,确为妙趣横生。
朱家老祖宗洪武帝朱元璋出生在元代动荡岁月里,自幼家境贫寒,要过饭,出过家,从没上过一天学,后来参军从戎,以自己的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善于用人,赢得了天下。朱元璋深知自己没文化难以统治天下,便夜读车书,汲取文化知识的营养,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文化知识,令世人钦佩。一次,有一位大臣(有书记载是刘伯温)上奏折给皇帝,其中将“强”字写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