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局长拜年

2009-02-03 00:00:00    作者:吕立中    来源:今日高邮

花草鱼虫作画诗,演戏说书编故事。这里说一个局长感恩的故事。

陈家庄,年近八旬的老支书陈宇,从2000年起多了一个儿子,他是外省某县的公安局长王立志。八九年了,每年大年初五上午,王局长来到陈老家拜年,送上1000元压岁钱,还有桂圆烟酒大礼包。王立志说,我到“二线”了,父母也不在了,就把老支书当父亲,拜个年,顺便来看看。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此事,还要从四十多年前说起。

人民公社时期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家大队社员家家吃食堂,每人每天口粮只有半斤稻,不少人患了黄肿病,社员们凭上工得来的工票去食堂舀粥。还有罱泥、撑泥船、拉犁耕田的劳力每天凭大队支书陈宇盖章签字的米票去保管员那儿领取米,一般每个劳力每天1斤。王立志,当时是个刚刚从“农业中学”肄业回家种田的小青年。父亲因在水田干活踩上锈刀致破伤风不治,没熬过来。母亲缺少粮食营养体力不支难干重活,两腿水肿,脚面子像个馒头。一天,王立志上工挑圩,晚上领到1斤米票,于是,聪明过人的王立志一番端详,打起了“米票”的主意。他用红萝卜刻了个陈宇的私章,模仿米票字迹,找来一沓同米票颜色相似的灰黄色的纸。就这样,蓝字红章,仿制精细,天衣无缝,逼真无疑。王立志制作出大可乱真的粮票,每天9斤,由3家邻居代领,每个邻居也分1.5斤。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大队的粮食保管员向陈支书报告,有人传,王立志家天天煮饭,哪儿这么多米来的。又有一天,王立志的邻居小娣子去领米时,叫大队粮食保管员将这2斤米单放,说是给王立志家的,这一说,漏了嘴。保管员细细思忖,小娣子家两个人上工,怎么一天领了5斤米。于是顺藤摸瓜,追根究源,终而水落石出。

金刚脸菩萨心的陈支书,来到王立志家。3间破草房已经不遮风雨,立志妈走路趔趔趄趄,一副病态。立志呢,骨瘦嶙峋,知理畏法的他知道,造假粮票这将会引来什么后果。此刻,他吓得垂首直立,直打哆嗦。立志妈听了陈支书一番话,扑地下了一跪。

陈支书沉默片刻,悄悄离去。从此,王立志安然无事没有追究。但出于生存,他走投无路,离家出走了。过一段日子,又传来一个坏消息,王立志伙了一个邻庄的小青年,偷了人家一条小船,被外乡人以10斤米换走当摆渡船。人家摸到情况,人赃俱获,找到王立志家来。陈支书批了10斤米,让来人“将米赎船”,为王立志又消了一灾。

尽管王立志一犯再犯,陈支书还是宽容他是穷日子惹的“祸”。陈支书一面交待保管员,对王立志造假米票的事不准再提,以防有人步王立志后尘,一面将王立志母亲安排到黄肿病员食堂休养。王立志母子两个也安下心了。

那年征兵,王立志家庭出身属“根正苗红”,经过体检目测,顺利过关。陈支书送他参军,还为他佩戴一朵大红花。

王立志到了解放军大学校,励志磨练,打靶场上,每月都被评为优秀射手;业余时间,钻进图书室,阅览习作;不长时间入了党,提干,还立了几次功。大红喜报年年从军营寄到家中。军营里指导员、老兵们人见人夸。王立志10多年一身戎装,后来转业到某县任公安局长。

星转斗移,岁月荏苒。如今王立志衣锦还乡,住在县城。陈支书现已儿孙满堂,住在繁荣的水乡小镇上。天下事可以忘记,陈支书的那段恩情一直铭刻在王立志的心中。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