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梦江南

2009-02-03 00:00:00    作者:茆露    来源:今日高邮

杏花春雨一梦是江南。

我时常在梦里见过。那是草长莺飞的日子,江南四处春意盎然,梨白桃红,碧波荡漾。垂岸的柳姿态妩媚婉转,一如那似水的美人,柔若无骨不堪攀折。撑乌篷船的长篙一下一下地抚触那碧柔的湖面,船主偶尔吆喝一声,吴侬软语,说不出的低回好听。岸边也应有女子洗衣淘米,素白的手,十指纤纤,凝神动作间自有一股风味。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两边是低垂的沉默的屋檐,他们在那里俯瞰这人间烟火已有百年。灰白的墙面上有湿气纵横,肆意涂抹的这上苍的恩赐,迂回徘徊,附有年代的久远气息,有不可讳言的美好。

这是随着历史积攒下来的人文景致,不可复制,亦无法再生。它引人步步向前,却又流连方寸。再走得几步,便可听见随风入耳的几缕琴瑟之声,循声觅去,于曲径通幽之处,见流水潺潺,两侧竹林枝叶繁茂,绿色郁郁,还有清晨未散尽的雾气缭绕。此刻,那丝竹声愈发的清晰。定神望过去,这翠竹掩映下的镂空雕刻的檀木门也终得见了全部面目。

推门而入,只见正厅两侧端坐的二八佳人正顾着抚琴弄箫,一旁的茶几上,香茶待饮,热气袅袅碧色沉沉,满室清香。更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美娇娥,偶窥得几面,但见芙蓉面,青眉如黛,唇似朱砂。

再出来,已是日照当头。江南的天空一向甚蓝,可以掐得出水的那般的通透明澈,日光倾城,并不热烈,暖暖地照耀着,那些青瓦灰檐的房子里,有老人打开门,坐于阳光下,古旧桌面上的收音机里正断断续续地放着一出戏,音质不算太好,电波的声音嗤嗤啦啦。他们也不在意,半眯着眼睛,和着里面的笙箫锣鼓,手指在膝盖上轻轻地打着拍,嘴里不清晰地跟着哼唱。有时候,他们也会兴致勃勃地搬一张板凳坐在村口听社戏,戏台距离观众并不太远,小孩子们在这群人中间无所顾忌地穿梭着。对他们而言,相互之间的追逐打闹显然比戏台上的咿咿呀呀有趣得许多。大人们包容地笑笑,而后专著于那上面的生离死别。花旦长长的水袖翻飞着,而后得一个定格,那逶迤的袖子半掩住了艳若桃李的面孔,只露出一双浓墨重彩的眼,长睫微颤,里面似有水光盈盈,顾盼间流转出种种动人的风情。只听得她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尽付与断井颓垣……”刹那间,那哀伤无限的尾音打着旋儿直落进心尖里,悲凉陡生。此时,月亮高高挂起,清辉遍地,银华如练,也并不像张爱玲笔下的那般潮湿与模糊。当然,此地与那十里洋场中的纸醉金迷也相去甚远。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雨来。江南的雨是淡而急的,轻漫的韵致,路上有行人走避,也有人身穿旗袍,脚走莲花,仪态绰约,手执四十把骨的紫竹伞,徜徉在绵长的烟雨里,自有一份漫不经心的闲适。我默默地看,想许久以前,在这样的迷蒙烟雾下,有着青色布衣的书生借伞给那千年蛇精幻化而成的白素贞……这爱情开始得如斯美丽而又恰如其分。

江南是诗人笔下的爱情,是书法家挥写的遒劲和飘逸,是国画家一蹴而就的山水。这么多年,我始终认为,那些旁人的三言两语,都在那些氤氲的水墨画中纤毫毕现,而画中人,拈花而笑,灿若流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