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1 00:00:00 作者:孙士增 孙士琪 来源:今日高邮
春节的忌讳是各方面的,最忌不吉不雅和凶悍的字眼。为了顺遂,旧时庭柱、门楣上常贴有“童言妇语,百无禁忌”和“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报条和横批。
春节,摆渡船为了避免开口“要钱”是这样做的:将一只空罐头盒放在木盆内,盆底盒身贴有“新年大发”和红“福”字,放在醒目处,过河钱放在盒内。小孩子过河是不要钱的,看见大人放,也会不自觉的跟着放一些。
就算身为乞丐,春节也不叫要饭而叫跑年,那几天家家备有零钱,遇到第一位跑年的且又是男性者,还要加倍给。农村一般给糕馒和粘烧饼。那几天饭是不难要的,个个收获颇丰,可以贴补小半年的吃用。
冬腊月,天多雨雪,小摊贩外出做生意决不称带伞,而称带把“拢子”,因为“伞”与“散”同音,做生意讲究本利双收,是不能散的,用反义词拢子就可以了。这个忌讳也适用于参加婚礼。
过年,一切容器忌讳空着,包括做营生的箩筐、装粮食的笆斗。要压上圆子、糕、鲢鱼和元宝,可以是一样也可以几样同时放。因为锅空着意味着缺吃少穿,箩筐笆斗内无物谓之没生意没余粮,而压了上物,立刻变成了圆满高升和连年有余。就是扁担,也要贴上繁体直书的“黄金万两”四个连体字而不能赤膊,赤膊即是光棍一条。
过年,甚至忌讳说“完了”、“空了”、“没有了”等表示没有或结束的话。至于平 时就该忌讳的这时执行得更严了。这些忌讳,有些是十分可笑的,但在当时就是这么要求的。否则,轻则说你不懂规矩,重则说你没有教养。其所以值得提一提,是因为在物质不极大丰富、生计较为艰难的时候,人们对幸福美满、富足安康的希望。
如今,包括忌讳在内的一些老习俗,已经或正在消亡,许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只偶尔触景生情,在老年人之间还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