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第二届“文明好市民”颁奖词

2009-01-06 00:00:00    作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张贞明    来源:今日高邮

王    军    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知识渊博,为人坦诚,气质儒雅,厚生方正。他闯荡南国,弄潮儿向涛立,手把红旗织美景。他回乡兴业,科学发展引领,开创新品齐相庆。热心公益事,回报桑梓情,树一代新人英才盛名,获得广泛认可与如潮好评。

王玉兰    司徒镇曹张村的一位农民。20年前嫁给父母双亡的吴荣春。她以母爱之心、勤劳真淳、抚孤育亲,在14亩责任田上含辛茹苦,春耕夏耘;而她自己节吃俭用、善待他人,终于帮助两个小叔子和一个姑子成家立业、砌房造屋、频传佳音。她是兴家立业的擎天大树,撑起了“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的满树绿荫。

朱云飞     殡仪馆退休职工。奉献爱心,真情助人,关爱学子,捐献铸春。这位市关心下一代优秀志愿者,奉献爱心先进个人,“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惜花”,积德行善,频送小温,退休后向五保老人、贫困学生和居民以及灾区捐款42100元。收入微薄的他有动人的诗吟:“党政军民情义深,义捐善举为报恩。人人都把爱心献,和谐社会处处春。”

刘春生    特殊教育飘奇香,春满亲亲荷花塘。这位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伴随着这里16年的莺飞草长,凝聚着这里16年的热情奔放,演绎着这里16年育才守望。一大批毕业生学有所成,成人成才;同8名聋人大学生和一批文艺新星演奏改革春天的交响,将残疾人、健全人共同的心声“做有用之才”表现得风流倜傥、淋漓酣畅。

刘德和    老汉新风扬,救人特坚强。乡亲齐瞩目,惊呼热心肠。这是车逻镇保丰村一位手脚残疾老汉跳进冰河勇救落水儿童谱写的华章。这是患有中风的老党员、退伍军人坚持用左手抓住孩子、用嘴咬住小孩衣领、“叼”至岸边竭力保住了小孩安康。有难自勇为,爱心胜春阳。他说,要是扔下孩子不管,对自己一辈子不会原谅。

李建华    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的她,30多年从医生涯,30多年光彩焕发。她时刻为一切孩子的病痛操心劳碌、真心牵挂,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经常关心家境困难的患儿。扬州市授予的“德技双馨好医生”的称号,彰显着白衣战士人生博弈、才智挥洒的光华,成千上万百姓的心碑里更是镌刻着好党员、好医生的情义无价。

张    毅    水部楼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的她,在苦孩子王永林眼里,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王永林父亲早逝、母亲患有精神病,家有棚子实无家;是这位“张妈妈”帮助他生活、上学、入伍、退伍就业、张罗对象,事业和人生竞显风华。张毅是社区好主任,是许多孩子的好妈妈。关注民生映彩霞,社区无处不飞花。

杨德宽    一名退休教师。正德厚生,是高邮人的文明传承,是杨老师践行的新风。他的一条建议,牵带出“周末大舞台”的文化品牌工程;他身为市民观察团组长,歌其所是,鞭其所非,演其所颂,演绎的是“柳遇春风会着绿”、“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他正在应和着新高邮新跨越的风铃,守望家园,迈步前行。

胡    清    八岁时双目失明,人生路犹如梦境。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胡清说,黑暗夺走我黑色眼睛,我在用心践行憧憬。他靠“耳听、手摸、鼻闻”养猪、治病,历经磨难地营构了扬州市第一家盲人养猪场的风情。他以养猪千头的业绩和意气风发的人生,带领更多群众描绘着自强不息,全面小康的画屏。

索    兴    一位离休干部,一名音乐教师。他正步人生,磊落从业;热衷民歌,始终不渝;成绩显著,理想展翅。如果说高邮民歌是文明的传递,是传统的胎记,那么,他搜集整理高邮民歌200多首,并在记谱、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的《数鸭蛋》等,更是彰显艺术的魅力和美丽。近年,他为我市创成中国民歌之乡展现“为霞尚满天”的神奇。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