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植根于父母的爱

2008-11-11 00:00:00    作者:王元华    来源:今日高邮

人到中年,华发早生,去日苦多,一种“去日儿童皆长大,昔日亲友半凋零”的悲凉时时袭上心头。正在孤寂落拓中,收到老友姚正安送来的散文集《我写我爱》,越读越爱不释手,不知不觉之中,掩卷时已日影西落,暮霭沉沉,眺望万家灯火,心中涌动起一种久违的感动:就像大地不能没有绿,人生也不能没有爱。

而这种感动的缘起是《永远的父亲母亲》。正如郁郁葱葱的绿扎根于大地,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则溯源于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爱是一种本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人世上,我们的血脉中就涌动着对爱和被爱的渴望和需求。如果缺少营养,我们的身体就发育不正常;如果缺少爱,我们的心理和情感同样会扭曲。大爱无言,生我养我者父母,爱我教我者还是父母。当我们身为父母后,又接过了爱的接力棒,又爱我们的子女,教我们的子女。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爱也绵绵不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因为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所以我们才能由此及彼,爱所有人的父母和子女。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我们的爱如同微弱的烛光,首先要从周围照亮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和子女都不爱,那么他还有什么资格奢谈爱他人、爱祖国、爱全人类?姚正安的《我写我爱》,首先从《老爸》、《妈妈》、《小妹》写起,再写自己的女儿,别具匠心,寓含深意,难道不是对爱的最好诠释吗?也许只有人到中年,“却道天凉好个秋”后,才能得到这样的人生感悟。

“利欲驱人万火牛,浪迹江湖一沙鸥”。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经济的功利化社会,面对物欲横流、利欲熏心,如何浸淫而不染?一种是“事大如天醉亦休”的消极遁世;一种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世事洞明。《我写我爱》于喧嚣浮华中,保持难得的一份心如止水,一份闲适从容。“思入风云变幻中,道通天地有形”。谈天说地,阅尽人间沧桑;说经议政,阐明人情世理。《我写我爱》循着《追求完美》、《追求无悔》的人生轨迹,《走进沉默》的人生化境,不管潮起潮落,风生水起,《享受孤独》,笔耕不辍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淳朴无私的人间至爱升华至普世情怀。文如其人,清水芙蓉不事藻饰,平淡如水不尚空谈。名为“蒙龙”而难得不糊涂,点到为止而意蕴隽永。读《我写我爱》如白屋纸窗品一杯清茗,如溽热盛夏拂一缕清风。读文如晤其人,间容笑邈,跃然纸上,得吾生半日闲,岂不快哉!

如果说,有一本《爱的教育》舐犊情深,写的赤子之爱,那么,这本《我写我爱》涉笔成趣,则写的是中年之爱。看来,爱是写不尽,说不完的。正因为如此,我更多了一份期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