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朋友

2008-09-23 00:00:00    作者:焦彩兰    来源:今日高邮

小时候我曾有个闺中密友,我们在一起心无芥蒂,愿意分享所有的秘密,我们的友情干净透明。放学后常常一起坐在村头的田埂上小桥边,田野里微风轻拂,我们手里玩弄着狗尾巴草,看着天边西沉的夕阳,聊着或快活或伤感的话题,或者干脆不说话,仅仅是陶醉在自然的怀抱里。长大后,各自在不同的城市读书,书信频传。我告诉她用胶水把室友的拖鞋粘在地上,体育考试差点不及格;她告诉我暗自喜欢的男孩牵上了别的女生的手,演讲大赛获奖了……也许无聊,也许琐碎,但来来往往的书信给我们辛苦的学习生活抹上了亮色。直到今天,这些信件依然是我珍贵的收藏。再后来,她早早结婚生子,忙于生计,我也在他乡苦苦谋求出路,书信渐稀,终于断了联系。虽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就像徐志摩《偶然》里的那句:你我相逢在初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但失去一位旧日好友,心中难免怅然。

如今,从少年的简单单纯变成社会人的老成世故,把自己变成水去适应容器的形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迎合即时关系,强调当下需要,不敢奢求深入心灵的情感,虽过从甚密,但感情稀薄。有时混迹于酒席和歌厅之间,喜欢的、不喜欢的人吆五喝六一大帮,有时加入“车友会”、“老乡会”企图突围孤单,却发现这种“泡沫人际”看似热闹非凡,其实寂寞无边。

或许,是我太悲观了,毕竟,我不还是有三两好友,无需时时挂怀,却也“相看两不厌”吗?又或许,是我太苛刻了,前人有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么,以一颗真诚之心、平常之心对待,且行且珍惜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