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6 00:00:00 作者:何瑞山 来源:今日高邮
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的圣旨一言九鼎,君无戏言。然而,鄙人读史,就曾读到两道稀奇古怪的圣旨,让我开怀大笑,拍案叫绝。一道是康熙帝给大臣的圣旨,另一道是楚庄王给王后的圣旨。我在被古代帝王大智慧折服赞叹的同时,也将此快乐与读者朋友分享,博诸位一笑。
哭笑不得的圣旨
康熙皇帝是位治学严谨、智慧超人的君主。一次,他出访怀柔县。下轿径直走一段路程。后边文武官员相陪往前走。路边有一座高大的石人像。他不经意间问身边的一位三品顶戴官员,“此石像何许人也?”这位官员脱口而出,“皇上,此乃仲翁也!”康熙问,“你姓甚名谁,何处供职?”“臣蒙皇恩,现翰林院行走,徐庆便是!”
康熙用手指捻了捻胡须,“噢,噢,原来如此……”
从怀柔回来后,康熙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一个三品官员竟然把翁仲说成“仲翁”,真是荒唐,书读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他走到案前,用朱笔写了一道圣旨,让传令太监送达。
次日一早,徐庆一家还在吃早饭,圣旨就到了。
“徐庆接旨!”徐庆一家人连忙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翁仲为何成仲翁?
想必当年少夫功①。
林翰院②里不留尔,
放至柳州作判通③。
钦此!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徐庆从太监手里接过圣旨。一旁跪着的徐庆老婆慧娘,是位才女。她听完圣旨后,一头雾水:这道圣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她展开圣旨逐句又念了一遍,领悟了,原来是一首反言诗。她被这道圣旨弄得哭笑不得。
劝王后不计较调戏的圣旨
一次,楚庄王和王后姬佗设宴庆典。文武百官尽情畅饮。大家正吃得高兴之际。忽然一阵风吹灭了灯烛。黑暗中有人牵过王后的衣袖,伸手触摸了王后的胸部。王后一把扯下那人的帽缨,将此事告诉庄王,叫庄王严惩那人。庄王不肯,反而叫所有人都把帽缨摘下来扔到地上。点亮灯烛后,一地帽缨,不知是何人所为了。王后感到遭此侮辱,庄王还这般袒护歹人,当场离席,哭着跑去宫里了。
散席后,庄王来到宫殿案前,思忖当晚发生的事情。他想,如果去王后那里安慰她,她会闹得更凶。如果不去,王后不会消停。于是他提笔写下一道圣旨安慰王后。
传令宦官来到王后宫殿,下达圣旨:
暗里牵袂④醉中情,
玉手如风已绝缨。
尽曰君王江海量,
蓄鱼⑤水忌十分清。
王后姬佗接下圣旨,原来是一首“绝缨诗”。读了三遍后,她破涕为笑,从心里赞叹楚庄王的气度,羡慕他的文采和幽默。倾刻间,心中的委屈荡然无存。
注:①夫功:功夫。
②林翰院:翰林院,朝廷内阁。
③判通:通判,官员职位。
④袂:袖子。
⑤蓄鱼:指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