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2 00:00:00 作者:赵洪林 来源:今日高邮
究竟是哪天用竹篮子的,已经很说不准了。
依稀记得暴雨来临前,生产队长吹着号筒,吆出队里所有的村童,抢收成熟的黄豆时用过它;掌舵的船工驾着冲水船,带着队里所有的劳力,到歪歪滩湿地割青草垩肥时用过它;临庄的亲戚生养了,母亲买了黄烧饼、油馓子,抓只老母鸡送汤时用过它;放学后,给圈里尖嘴的大黑猪寻草食时用过它;奶奶将自种的韭菜、豇豆、茄子、黄瓜、番茄等时令蔬菜背到集市上去卖的时候用过它……多少年过去了,这竹篮子在我们的记忆中早已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休眠,再休眠。
不知从哪天起,花花绿绿的塑料袋代替了竹篮子:荤菜用塑料袋装,素菜用塑料袋装,孩子的零食用塑料袋装,拜年的烟酒礼物用塑料袋装……塑料袋如影随形,漫天飞舞,低眼抬眼都可见塑料袋的踪影。
忽一日,在小区转角处看到306室的李大妈手里拎着一只竹篮子——新竹削片编织起来的,青是青白是白的,篮子里放着刚买回来的蔬菜。我好奇地问:“你拿竹篮子买菜呀?” 李大妈笑着道:“恩乃,还是用这个好啊!”此时,李大妈手里拎着的好像不是一只竹篮子,倒像是拎着一块葱茏的草坪,好绿色的一大片啊!哇,休眠的竹篮子终于被一纸“限塑令”重新给激活了!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406室,王奶奶拎着竹篓子去倒垃圾;507室,老李背着竹书包送孙子上学去;506室,孩子静静地躺在竹窝子里睡觉,孩子他妈坐在竹床子上乘凉,孩子他爸仰在竹桶里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