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6 00:00:00 作者:王三宝 来源:今日高邮
阳春三月,我来到了西湖苏堤。百闻不如一见,十里长堤,嫩绿柳丝如江南女子的眸,亮你的眼,慰你的心,翠浪腾起一片朦胧烟雾,桃花把一腔红艳和喜悦映在游人脸上。十里苏堤如一条柔长的绿烟彩绸,缀在西湖这位江南女子的腰间,更显万般神采、楚楚动人。
随着导游的引领,我们乘游船来到了湖中之岛——三潭印月。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塔和“小瀛洲”两部分组成。岛外有堤,堤岛之间回环往复,漏石高耸,曲桥相连,绿水相通。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天湖合一。迎春花泼辣辣开放,茶花开得红红火火,翠绿的香樟树馨香诱人。竹径通幽,众鸟鸣翠,移步换景,美不胜收。虽没有看到三潭印月之实景,但回想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天上人间,诗情画意,尽收眼底。瀛洲一侧的对面就是雷峰塔,朦胧在烟雨之中。雷峰塔最早在鲁迅的文章里见过,因为它下面压着白蛇娘娘,一直腹诽,至于雷峰夕照的美景也只能存于想象之中了。
乘游船返回,步行不远便是孤山。孤山是湖中一孤峙之岛,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孤山脚下梅花众多,我们虽错过梅花盛开之时,但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花还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岸边温柔的柳丝垂于湖面,与水亲吻,与鱼嬉戏。山影、树影,湖光参差荡漾,如一幅水墨画,让你流连忘返。白居易的“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张祜的“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的诗句是对孤山优美景色的最好写照。因孤山环境幽静胜过天堂,传说常有仙人来此弈棋消遣, “双人石”、“仙人洞”,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在此游览而宿,给后人留下千古佳话。皇帝居庙堂之高,呼风唤雨,可谓威风无比,可庙堂之下,众大臣各怀心思,皇帝心腹者何人?真是“孤山不孤寡人孤”啊!写到此,我不免对高高在上的皇上产生那么一点怜悯之情。
游览西湖,她吸引我的不仅是景美,更是情美。西湖许多景点都和情联系在一起,那些动人的故事以及文人雅士留下的与西湖有关的名句,给西湖风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西泠桥下有一苏小小墓,人们不禁想起苏小小凄美的爱情故事。一日风和日丽,钱塘名歌妓苏小小乘自己设计的奇特的油壁香车,在西湖边与骑青骢马的少年、当朝宰相之子阮郁相遇。阮郁被水灵清秀、聪慧过人、貌似仙女的苏小小所吸引,而阮郁潇洒英俊、高雅的气质也深深打动了苏小小。他们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在庭院松柏下,结为伉俪。然而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遭到阮郁家人的强烈反对,最终阮郁逃不掉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与一门当户对的女子成婚,年仅十九岁的苏小小积忧成疾,咯血而死,葬在西泠之坞,长眠山水之间。而苏小小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的名诗与她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民间代代流传。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大雪过后,桥朝阳的一面雪已经融化,朝阴的一面还洁白如玉,远看桥一黑一白仿佛断了一般,是西湖独特一景。更为神奇的是许仙与白娘子在断桥相会,鸳鸯戏水,天上人间,恩爱情长。然而法海眼红,从中作梗,把白娘子压在雷锋塔下,许仙与白娘子天各一方,相思绵长,真是“断桥不断心肠断”。
随着导游的指点,朦胧中我们仿佛看到西湖上的长桥,在我的眼里把它说成情人桥更为合适。当初梁山泊与祝英台在此桥来回相送十八趟,祝英台打了十八个比喻,木讷的梁山泊一点也觉察不到她的心思。待他开窍之日,祝英台已嫁他人。最终梁祝化蝶,把凄美留在人间。真是“长桥不长情意长”啊。
如果我们把西湖的自然之景当作花,那么,这些美丽的传说就是绿叶,她把花衬托得更鲜艳、更有品味。
游览了西湖,时近中午,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氵蒙 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在我脑海里闪现。西湖这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成为我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