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三分地

2008-08-04 00:00:00    作者:姜文定    来源:今日高邮

我下放的生产队在临泽镇的东北角,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春是春来秋是秋。春天是遍野的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秋天是阵阵飘香沉甸甸的稻谷。数十间青砖灰瓦的生产队保管房前是一个广阔的麦场,西边一棵硕大的老槐树下扣着几头黑水牛,宽宽的圆木桥、流水潺潺的小河,河面上停靠着几只农船。夏天麦割完了,田野里那高大的风车迎风在吱吱地转,水箱在咕噜咕噜地抽水,田地到处都是水。早晨,一块块水田平静得像一面面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尽管来生产队劳动,对我一个未到成年就到农村锻炼的初中生来说,是又苦又累,但是大家庭却是那么和和美美乐融融的。每天上工大家都在场上集中,男的站一排,女的站一排,队长讲几句政治要求后便分工(安排每个人干活的工种)。一九六九年刚到生产队,我个头瘦小,又不会做农活,姜队长很照顾我,总是安排和妇女或是和几个未继续读书的孩子在一起干活。田头,劳动时很热闹,大家边干活,边“发布新闻”,什么这家公公媳妇,那家姐夫小姨子的。当时自已还很纳闷,不是到农村接受教育吗,怎么每天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教育呢?什么话都有,什么内容都有,真如今天所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时免不了还要打打闹闹的。

在生产队真正让我心动的还是我那三分地,我是生产队劳动力了,队里按规矩分我三分自由地。三分地被安排在一个黄土高坡上,方方正正平平整整,高坡上的泥土是沙土,沙土是软软的,雨过地干,泥土呈浅黄,在逆光照射下泛着金光。刚分到地,真是激动,像打土豪分田地时分到土地的农民一样,在高坡上喊:“我有土地啦。”三两天要上自由地转一圈,浇浇水,除除草,队里人告诉我,这土质适合长山芋。第一季我就种起了山芋。挖土,晒土,堆土,理沟,再把一棵棵山芋苗栽上,早也浇水晚也浇水,几天下来山芋苗还是伏在地上,赶快请老农来看,老农说水浇得太多了,根都快烂了,不要再浇水了。不浇水了,两三天后山芋苗果真活了。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站了起来,我喜上眉梢。收获的那一天,我流着汗,放下锹,坐在地上,看着满地堆放的粉红的山芋,闭上双眼,在默默地享受着人生以来第一次“亲自”的劳动成果,享受着大自然的第一次真正的厚爱。几大萝筐的山芋运回家,家人也忙了起来,厨房内散发着甜丝丝的山芋清香,大锅上升腾的热气透着妈妈微笑的脸庞,看得出她也在分享她儿子的劳动成果。煮出来的山芋红通通亮晶晶的,我先尝了一口,烫得我嘴里直打罗,那山芋又粉又酥又甜又鲜。妈妈还把山芋送到院子里的陈奶奶家、仲大妈家,高兴地告诉他们“这是二子种的”!

后来这三分地种豆得豆,种油菜得油菜籽,种什么我的三分地全是大丰收。生产队的人都说我这块地风水好,是宝地,是福地。

四年后我调上城读师范后,户口上城了,我的三分地自然上缴了,但伴随着我成长最重要的阶段、给我带来快乐和希望的那三分地一直都在我心中。

哪天,回到那三分地,捧回一把土,装进玻璃瓶,放在我的书桌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