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2008-07-14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小C今年上六年级,学习较认真,兴趣也广泛,与同学相处讲诚信,讲礼让,但从上幼儿园时起就有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毛病,家长、老师常常提醒他,他自己也暗下决心改,总是难以根除。

一日,陈老师布置抄一段短文,那短文只有200多字,他在做完数学作业以后,抄写了一阵子英语单词,最后抄短文时上下眼皮已经要打架了,不知怎么来掉3个字。第二天陈老师改作业时发现了,将小C叫到办公室,指出他的毛病。小C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自言自语地说:老毛病怎么又犯了。陈老师动用惩戒手段了:每来掉一个字,自己揪一次耳朵。小C很快照办。老师又说:中午放学后留下,来掉的字每个抄100遍。中午放学了,留在教室里的同学连小C共有8个,陈老师坐在前面陪他们。小C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抄写来掉的字,抄着抄着,眼糊了,心烦了,字也写得差了,但总算抄好了。陈老师一直等小C和其他7个同学订正好作业才去吃快餐。在放学的路上小C与几个同学议论道:这样的罚抄字词究竟有什么作用?一位同学愤愤说道:越罚越坏!下次还是来掉字,下次还是写错字!小C也有同感。

最近,教育界对于某些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是否能进行惩戒、如何运用惩戒等问题进行讨论,有几点大概是可以认同的:适当运用惩戒手段有助于增强教育效果,但要讲究方式、方法,甚至要讲究艺术,要得体、有度;惩戒与体罚无缘。

小E小学毕业后到离家10公里的镇上读初中,他从小就有个来尿的病,在家里每天晚上妈妈总让他吃干饭,而且夜里总要喊他两次起来解小便,因此很少来尿。离开家了,夜里没人喊他,来尿的病自然又犯了。被褥湿漉漉,不好意思拿出去晒,晚上再睡,小E患了感冒。学校生活辅导员王老师发现了小E的隐私,一点不声张,悄悄地要小E搬到他的卧室里同住,夜里按时按点地叫醒他,还寻来秘方用桑螵蛸等中药配制,给小E服用,小E来尿的顽症神奇般地治好了,王老师仍然不声张。校长知道了这件事,称王老师为爱生如子的优秀生活辅导员。

来,这个字的意思和作用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中有近10种之多,而“来字”、“来尿”、“来屎”的“来”,在江淮方言中是遗、漏的意思。中山大学罗蔼其教授《客方言》中谓“小儿遗尿曰来尿”条中写道:“来者,漏声之变。遗、漏同义。雅言遗矢(屎)、遗尿俗言。漏屎漏尿,语来一系,特音变而来,遂茫然不解所谓矣。来漏亦正纽音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来、漏二字的声母相同,“来”是由“漏”音变而来的。

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讲客家话,客家源自中原,与江淮方言自有相通之处。

罚小C抄写来掉的字100遍的老师观念要改变;热心帮助小E治好来尿病的王老师精神实可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