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5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挑矢(通屎)引狗,在江淮方言中差不多约定俗成,被视为一个成语了。“挑矢引狗”者,是指那些居心不良、居心叵测、惹是生非、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损害他人为乐事的人。
D是个挑矢引狗的人。他在一所中学教物理。一天上午,他见到办公室只有同年级组教物理的小Y在,其他人都上课去了,D便凑到小Y面前神秘兮兮地说:昨天晚上同小Z在一家饭店吃酒,是小Z的亲戚请的,他的亲戚也是我的亲戚。他说你这次参加省教学能手大比赛时,课根本上得不行,他的大学同学当评委,是他同你在前一天晚上一齐拎着名烟、名酒到他的同学家去打招呼的。小Y与小Z同教物理,两人平时就有隙,面和心不和,但是从来没有撕破面皮,有时双方之间都有意见,但都打着肚皮官司,他们之间的关系只隔着一层纸,这一层纸维系着他们间表面上的平静、和睦、友好。倘若别人议论起他们俩之间骨子里不协调、不和谐的关系时,他们知道了,会当着别人的面,装着底气足的样子说: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啊!D的年龄较小Y、小Z长10多岁,算起来也可以是他们的长辈了,他与小Z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小Z平时不大注意小节,加上最近连续获得一些荣誉,似乎身价自然高了不少,他对D总是称“老D”,D就是听不惯,认为小Z老滋老味的,应该教训教训他。拾砖头给人打,是D惯使的一技,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小Y是个一人巷里扛木头——直来直去的人,性子有点急,他对小Z的意见早就在肚子里积压了不少,因为碍于情面,因为要维系着那一层纸,所以一直没有爆发。听了D的一席话,他顾不得那一层纸了,当小Z刚下课到了办公室还没有坐下时,小Y就径直气势汹汹地来到小Z面前:你昨天晚上在什么饭店同谁在一起吃晚饭,讲了些什么话!对于小Y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小Z莫明其妙,如坠云里雾里,没有丝毫准备。小Z惊诧地回答:昨天晚上我在家里吃的晚饭,没有到任何一家饭店去啊!小Y更激动了,用手指着小Z: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做事要赖什么!说话做事赖,更表明心中有鬼!接着小Y又将D提供的“炮弹”一发一发直射小Z,不管怎样,他始终没有说出提供“炮弹”的D。小Y、小Z二人发生了激烈争吵,弄得隔壁办公室的不少老师都来了,有的在看热闹,有的在听他们各自诉述的理由,有的在和稀泥。D安然坐在办公桌前,低着头暗暗地笑,心里乐滋滋、美滋滋,“矢”是他挑起的,引来了小Y、小Z的激烈争吵与争斗,用小Y这块“砖头”将小Z打得不轻呢!小Z见D独自坐在办公桌前的神色,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D又在“挑矢”了,“挑矢引狗”是他多次耍弄的伎俩。
小Y、小Z二人毕竟是教的同一科目,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年龄又相仿,平时相处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在别人面前总是各自表述“关系不错”。一场风波以后,某日,二人心平气和地在校园里散步,想起前些日子的一场争吵,总觉得有点蹊跷,二人真实地坦承地交流了思想和各自掌握的有关情况,噢!原来“挑矢引狗”者还是D。他们都很悔恨,不该轻听谗言,更不应该在同事面前相互揭短,那样两败俱伤,让别人看笑话,有失一位教师的斯文与体面。两人恳谈时都作了自我检讨。此后小Y、小Z的关系真的亲近、亲密了许多,这是“挑矢引狗”者所始料不及的。
时间长了,D惯使的“挑矢引狗”的伎俩也渐渐不灵了,同事们往往多生一个心眼用别样的眼光来看待D的言语行为。时间再一长,老D觉得搞什么“挑矢引狗”没趣了,他逐渐收敛了不少。在学校加强对老师的师德教育和学生的德育活动中,D也在深刻反省、检点自己:作为教师应当为人师表,作为老教师在各方面应当垂范、示范啊!
“挑矢引狗”是一种道德的沦落,是对社会道德环境的污染。“挑矢引狗”者一时诡计似乎可以得逞,但终究会被人识破,引来的是自家声誉的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