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6 00:00:00 作者:朱延庆 来源:今日高邮
S在A公司业务部工作,能力较强,在部里小有名气,但有时候有些韶刀,这韶刀的脾性同样在部里也小有名气。
一天,业务部W经理接到山西太原某公司的电话,有一笔重要的业务需立即派人去洽谈。W经理考虑到S刚从云南昆明回来,于是派K去太原。谁知K的父亲正心脏病复发在医院抢救,K是独子,怎么也不能离开父亲。W经理不得已改派S去太原。W经理对S说:你刚从外地回来,太原那边催得急,你对那笔业务又比较熟悉,只有请你辛苦一趟了。S知道,W经理最先考虑的人选不是他,心里有些不快活,便说:我不行唉,辛苦倒在其次,那边情况我不如老K熟悉。接着举了若干事例说明自己如何如何克服困难,完成部里的一项一项任务,讲话时口惹悬河,眉飞色舞,唾沫四溅。W经理静听S唠唠叨叨地耀功摆好,知道他谦虚的言词后面全是自傲。暗思道:今个儿S又韶刀起来了。按惯例S韶刀一阵子以后还是会服从调配去出差的。果不其然。
韶,读sháo,江淮一带读平舌音。韶刀,不少字典辞书中均未收此条目,《辞源》中收了:“韶刀,犹唠叨。”张季皋主编的《明清小说词典》也收了“韶刀”,又写作“韶道”,也解释为“唠叨”。《金瓶梅》十一回:李桂姐与西门庆磕着头,哭起来说道:“俺这妈越发老的韶刀从新又回去,对我说,姐姐,你不出去待他钟茶儿,却不难为嚣了人了。”《儒林外史》十三回:聘娘道:“你看侬妈边韶刀了,难道四老爷家没有好的吃,定要到国公府才吃着好的。”(注云,说话重复颠倒。安徽方言。)当今江淮方言中,“韶刀”似不仅是“唠叨”之意,还有糊涂不明事理、拿乔、做趣、不干脆等意思。
小高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想上进,但怕做作业。老师在星期五布置了一些作业,他总是一拖再拖,到了星期日晚上,吃过晚饭后还在看电视,妈妈着急了,对他一阵喊,小高说:“我现在不想做。”妈妈知道小高的韶刀脾气,就不再理他。一会儿小高关掉了电视,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妈妈对小高说:你韶起来真要讨人打。经过反复劝说,小高的韶刀脾气改了不少,但有时候还会犯。
韶刀,可以“A里AB”式说用,即“韶里韶刀”;也可以单用作“韶”,扬州人似乎较常用。
“韶刀”在《金瓶梅》中出现是一件令语言工作者、《金瓶梅》研究者高兴的事。《金瓶梅》的作者至今难以认定,如果将语言学作为一个重要元素来研究、考证《金瓶梅》,那对于认定它的作者大概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