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凄艳的情殇

2008-05-14 00:00:00    作者:周游    来源:今日高邮

原以为柳如是和钱谦益合墓,然而钱墓碑文没有说明,复又向西望去。在距钱墓五十多米处,另有坟茔,墓碑赫然刻有“柳如是墓”四个大字,背后刻有如下文字:

柳如是(1618—1664),吴江人,原名杨爱,号河东君,秦淮名姬,江南才女,诗画俱精,明末适钱谦益。清嘉庆间知县陈文述重修……

文字末尾已经漫没难辨。不过,柳墓似乎要比钱墓显得精致一些,墓道口有两根石柱,仿佛垂手而立的侍女。

据说,钱墓葬处地名刘神浜,而庞鸿久《常昭合志稿》载,“烈妇河东君墓在拂水岩钱墓下,地名花园浜,在东涧老人墓右二十余步。”江南水乡常以河浜作为地名,柳钱墓葬地名迥异,可见夫妇两墓的距离已经超乎常规。柳如是虽为钱谦益侧室,按旧时代礼俗亦可葬于正室之旁,为何柳钱两墓相距如此之远?

和所有的风尘女子一样,柳如是的背后是浸满了痛苦的身世。年仅十岁,她就被卖入娼寮。她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诗辞歌赋,更主要的是反抗。所以,十四岁被卖给年近六十、已经退休的文渊阁大学士周道登为妾不久,柳如是就和男仆私相阅悦,干净利落地给“吴江故相”戴上了一顶绿帽子,结果当然是羞辱之后又被卖回娼门。柳如是索性以“宰相小妾”为标榜,高张艳帜,门庭若市,身价顿时百倍,轰动一时。文人墨客、商贾市侩无不趋之若鹜,不惜重金在她身上寻欢作乐。就这样,柳如是几乎摇身一变,变成了日进斗金的摇钱树。她颇有心计,趁机也积攒了不少私蓄。十六岁时,她便替自己赎了身子。但是,在没从良之前,她还不能落籍。身体虽然自由了,但是身份仍是妓女。

检阅历史,我们发现妓女大多是“老大嫁作商人妇”。柳如是要打破这看似不易的铁律,争取“潇洒走一回”,寻求“才子佳人”模式。于是,她备得一条彩大船,雇佣几个男女仆人,放舟于松江、青浦、畲山和嘉定一带。许多文人雅士争上她那流动的香巢,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煮酒论文。她所结交的多为江南名士,可惜的是,这些裙下之臣都有家室,甚至妻妾成群,大都有意插柳,无心栽花,当然不少有心栽花之人,但她不肯下嫁为妾。几经周折,柳如是曾一度生气吐血病倒。二十三岁那年初冬,她终于下了背水一战的决心,放舟虞山,拜访半野堂,试探钱谦益。这天,她仍乘着彩大船,望着十里青山和两岸垂柳,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了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钱谦益自然喜出望外,不仅盛情款待,还抖擞五十九岁的精神,牵着柳如是的玉手登虞山、游尚湖,两人难舍难分。不过,已婚的钱谦益绝对不敢贸然娶柳如是,只在半野堂边另筑一屋,称“我闻室”,留柳如是居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据考,“我闻”二字,出自《心经》:“如是我闻。”不过,柳如是也不急着与钱谦益行“结拜”之礼,而是力争“明义”。她不甘心作人姬妾,她要得到仪礼俱备的“命妇”身份。她在我闻室曾以《春日我闻室赋》献给钱谦益: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钱谦益大为感动,爱怜之心倍增,乃和诗一首,且下定决心明媒正娶柳如是了。

从周道登到钱谦益,可以说,柳如是在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处。在这期间,柳如是阅人无数,其中有江南名士张溥、李侍问、宋辕文、陈子龙和谢三宾等,这些男人都曾有幸和她同居一时,就像当今的女影星、女歌星一样,常为当时报章的娱乐版提供了一些头条“星”闻。但是,柳如是风光的顶峰,是她最后的选择,背弃倒伏在裙下成千上万的小伙子,而她独独钟情这个老头子。当时,士林为之轰动。对于钱柳的结合,有人困惑,有人艳羡,有人嫉妒,有人愤怒。不过,二人虽是老夫少妻,却比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感情还要炽热还要浪漫。“燕婉之夕,钱曰:我甚爱卿如云之黑,如玉之白也。柳亦曰:我亦甚爱君发如妾之肤,肤如妾之发也。因相与大笑。故当时酬赠有‘风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笑白头’之句。”(《觚剩》)由此可见,二人曾经互赏互爱,你唱我和,其乐融融。钱柳二人的最大享乐可能就是双双享用文学与艺术了。

据说,柳如是嫁钱谦益后也曾几度红杏出墙。也许苦于自己“无精打采”,钱谦益无可奈何地睁一眼闭一眼,但他并未因此怀疑柳如是对自己的爱情。不过,事实证明柳如是真爱钱谦益的。当钱谦益想交结阮大钺时,她挺身而出,“移席近阮”(计六奇《明季北略》),卖弄风情,替钱谦益在南明王朝捞取了一官半职;当清兵渡江南下之时,她劝钱谦益“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 声称“你殉国时我殉夫”(同上);当钱谦益没有殉国而降清时,她并不因此而死心,一直劝其反清复明,最终令其改变态度,积极从事反清斗争;当钱谦益获罪下狱之时,她又如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一般,不惜倾家荡产,全力营救;当钱谦益去世之后,族人欺负其嫡嗣子孙懦弱无能,觊觎其财产,她把那些兔子一样眼红的族人请来,好言相向,盛筵相待,宣称要到后楼去取大家垂涎三尺的财物,然后自缢殉身以报钱谦益知己之遇,同时演出了“死诸葛气死活司马”的戏,也让心存不良的族人锒铛入狱……就这样,才子佳人演绎的风流韵事从生前唱到身后。

我游走在虞山,盘桓在柳如是墓前,思绪纷纷。

柳如是,钱谦益,一对白发红颜的知己,封建社会里的两个叛逆者,死不同穴有何悲哉!

你们的肉身早已化作了泥土溶合在一起了,那两墓间相隔数丈之遥的距离,是伦理的桎梏、扭曲人性的枷锁,它阻挡不了你们灵魂的飞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