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5 00:00:00 作者:赵洪林 来源:今日高邮
端午前后,空气变得湿润起来。教室里开始飘起粽子的香味。糯米粽子、咸肉粽子、赤豆粽子,不要看,只要闻一闻教室里的味道就可以区分开来。我不怎么喜欢吃粽子,但非常喜欢闻人家拆开粽子时散发在空气中的味道。吃粽子时,多半是吃一半扔一半,那扔地上的一半粘在布鞋底上怎么剔也剔不掉。粽叶剥下来稍微收干一点就开始搞恶作剧了,悄悄地贴在前面的女同学后背上,看上去像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下课的时候,小伙伴们聚到一处谈长鱼夹子的做法,竹子怎么开下来,怎么削平,怎么锥眼,怎么做锯齿,个个仿佛都是能工巧匠,说得有板有眼的。我们三年级的学生肯定不会做长鱼夹子这复杂的工具,多半都是看邻居家的哥哥做的。这些哥哥有的手上被刀削破了,拿碎布包着,手指头红殷殷的。
学校四周一望无际的是水稻田,一行一行齐膝盖高的小稻秧绿油油的,在水中随风舞动。稻田里不知什么地方休闲着一群稻鸡子,还肚肚肚地叫个不停。墒沟里满满的水,从灌溉渠里流淌过来,慢慢悠悠地四散到秧棵的周围。刀子鱼、昂刺鱼、鲶鱼刮子一趟一趟地在水里穿行。白鹭站在水田里跟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水稻田的某个边角栽着茨菇秧子,它们挨挨挤挤地站在一起,手掌大小的叶子齐刷刷地伸向天空,像是在列队做广播操。
长鱼晚上出来吃食。它们漫游在水田里,利用稻秧、茨菇秧子做庇护,或者利用水中的青苔、水草做掩体,捞着什么可吃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张嘴就来一口,可厉害了。晴朗的夜晚,田野里灯光星星点点,影影绰绰地晃动着一团一团的人影。生产队里的小伙伴们躲过了父母的视线,偷偷地提着自制的煤油灯,拿着夹子,沿着田埂出来找长鱼了,跟在后面的拎着铅桶等着装长鱼,铅桶上盖着一把蒲葵扇,防止长鱼从铅桶里蹿出来。长鱼被夹子咬住颈部的时候,整个身子搅和起来,绞住了夹子,力气大的真的就挣脱了,所以夹子的齿做得锋利些,夹的时候得铆足劲。
我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夹长鱼的人群后面,深一脚浅一脚的,齐膝盖全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