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里下河农家女人

2008-03-18 00:00:00    作者:吴士来    来源:今日高邮

只要踏进里下河这块土地,走进农家的院子、厨房、田里、沟渠,你就会觉得整个里下河地区,是因农家女人而存在的。

农家女人是一种风景,也是一种文化。农家女人的文化带有一股浓郁乡土气息和田园色彩。我是在这种田园文化色彩里成长起来的,自然被农家女人的这种乡土文化所笼罩和沐浴。如果把里下河农家女人与江南女人相比较,农家女人的端庄秀丽中带有一点原野里野玫瑰的味儿。没有江南女子那种不受风寒的娇羞,农家女人原野里的那点豪放,也不像东北女人剽悍英武!里下河农家女人就是里下河农家女人。

无论是什么年纪的农家女人,对生活给予她们的一切,都是以积极向上态度来面对,她们淳厚朴拙,她们在生活给予她们的苦难中,建筑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农家女人可谓是最好的家庭留守者。

农家女人在成家前,被称作为“姑娘”、“女儿”、“丫头”,从她们被称为“姑娘”的时候起,她们就已经成为家庭中不可替代的部分。田地里的庄稼伴着她们的脚步,青了、黄了,黄了、又青了。只要有几个“姑娘”聚到一起,她们便叽喳个不停,活脱脱的一群小鸟。那无忧无虑的笑声能涨满一河春水,能催开一树梨花。

农家“姑娘”不爱搽脂抹粉,也不去烫发整容。遇有走亲戚、会朋友、找对象之类的事,仅换件衣服而已。农家“姑娘”嘴里是没有脏话的。尤其是涉及男女骂人的话,绝不能出自“姑娘”之口。“姑娘”是很害羞的,有时在众人面前说几句话,脸都红得像十月里的柿子。

“姑娘”出嫁以后,称呼就随之被“媳妇”、“爱人”、“家属”之类的词语取代。这时的农家女人变得沉稳、勤勉。这时的农家女人对家的重视几乎到了无事不为家、无处不想着家的程度。她在家的世界里繁忙地穿梭着。她会因走进庄稼而忘记吃饭,忘了回家。但在天色渐晚时,她又会直起腰一溜小跑回到家,打开电灯,让光亮照亮丈夫和孩子。这时的农家女人腿肚子粗了,身板骨硬了,肩胛、脚板都和男人差不多。

农家女人一生都在拼命,都在与生活较量,与命运抗争。农家女人那种要强、不服输的个性在她的整个生命里一直贯穿着,直到入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