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唱京戏的老人

2008-03-03 00:00:00    作者:居述明    来源:今日高邮

唱京戏的是个年逾古稀的老头。

老头不是本地人,说是下放的。先在一个小学教书,可后来发现他也不识几个字(他是怎么记住那些戏词的呢?),再加上拿粉笔的梅花指,叫人很不受用,所以就早早地退休了。

他好像没老婆,老婆是一把胡琴,总看到他捧着,用一块红绸子细细地擦,紫檀色的胡琴擦得亮晃晃的,他不常拉。我们这是老城区,房子错落无致,朝东、南、西、北的都有,留一条够两人或一人走的巷子就行。老人住的是一个小院,里面两间人字头的瓦房,小天井里养些花花草草。他就坐在那拉琴,一般是礼拜天下午,调子很好听,中间没结巴,传得老远,照我看跟电视里的差不多。老头唱的是旦角,“苏三离了洪洞县……”,咿咿呀呀,蛮好听的。更多时候是清唱,直着脖子,挺着胸,一手半握,一手捧着,搭在小腹上。他大概在剧团唱过,大概因为长得不太俊,不适合演旦角了?为什么不改个行当呢?

老头基本不和人来往。有小伢子站在院门口看好玩的,听到大人一声喊:作业写好呢,你!赶紧溜回家了。老人从不在早上、中午、晚上拉琴,或许是怕影响小孩学习吧。有好玩的老人去,说唱一段《皮五瘌子》,或是一段《鸿雁传书》,来不了,于是摇摇头,失望地嘟囔着,走了。

老头的院里很清净,除了飘出的“西皮”、“二黄”。

一天晚上,老头突然唱上了。院子里挤了不少人,也有的扒在院门口。老头扮了妆,勾了眉,搽了粉,涂了胭脂,罩着件大红的女帔,上面绒绣团凤。穿着花鞋。他可能是喝酒了,头上没扮。木椅上躺着那把胡琴,他靠着椅背,梅花指,捏着把折纸扇。因为没伴奏,词也听得清楚: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鸳鸯来戏水,金鱼鲤鱼在水面朝……曲调委婉,但并不哀怨。老人唱得很是投入,边上没人大声说话,有些议论的声小小的。后来不知谁,回家吆,明天还要上班呢。人稀稀拉拉地从院子退出来,声音小小的。

“碧云天,西风紧……”老头还在唱。

老头死了,躺在那把胡琴身边,勾了眉,搽了粉,涂了胭脂,罩着件大红的女帔,穿着花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