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5 00:00:00 作者:周游 来源:今日高邮
前凉国君张骏的第二个夫人马氏美等宣姜,颇得张骏宠爱。前凉永安三年(公元三一六年),马氏为张骏生下次子张重华。张骏死后,张重华继位,长宁侯张祚大失所望,但不甘心失败,阴谋夺权。张祚挖空心思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介:马太后。张骏死时,马太后年将四十,依然丰容盛 ,楚楚动人。从名份上说,马太后是张祚的母亲,只不过张祚不是出自她的子宫而已。张祚靠着那宗室懿亲,脂韦媚骨,出入宫禁,勾搭马太后。马太后性欲正旺,求之不得,不惜屈尊降贵,甘献禁脔,演成了鹑鹊缘。从此,张祚几乎和马太后朝夕相处,只瞒过了一个张重华。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重华闻知母亲和庶长兄私通气得只跺脚,意欲诛杀张祚,计尚未定,忽有厩卒入报,厩马四十匹,一夜都自断后尾,转令张重华惊愕不已,生怕诛杀张祚生变,不敢径行。既而十月闻雷,太阳出现三足鸟,变异迭出,更令张重华忧愤,竟致成病。张重华自觉性命不长,下命儿子张耀灵为世子。前凉永乐八年(公元三五三年)十一月,张重华去世,年方二十有四。年仅十岁的张曜灵接任凉州刺史、西平公。张祚肆无忌惮地和马太后同居永寿宫。
马太后是聪明人,她从张祚的快速步伐和焦躁的神色中就知道张祚准备夺权。马太后同样想到这个问题,她觉得由张祚掌握大权对自己更有利,于是主动对他说:“我这里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由我出面废掉曜灵,让你接位,舆论界肯定会说三道四。依我之见,最好由你自己在下面多做一些工作。”张祚一听,立即明白了马太后的弦外之音,于是先让他的结拜兄弟赵长、尉缉等人伪造了一份张重华让张祚辅政的遗诏,接着又怂恿赵长等人联名向马太后写信推荐张祚出任前凉国君。马太后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公开贬低张曜灵,大肆吹捧张祚。结果,张曜灵被废,张祚荣登前凉王位。
张祚刚取得王位时对马太后感激涕零,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原形毕露。尽管马太后对张祚的忘恩负义恨之入骨,但在当时情况下没奈他何,只好等待报复机会。
人狂有祸,狗狂自有豹子拖。前凉和平二年(公元三五五年),河州刺史张 起兵攻打张祚,原与张祚有矛盾的宋混、宋澄兄弟积极响应,很快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城外。马太后闻讯窃喜,感到报复张祚的良机已到,便派侍从暗中监视张祚的动向,准备伺机将他除掉。
恰在这时,赵长等人背叛张祚,气喘吁吁地跑进永寿宫请马太后出面宣布废掉张祚,改立张玄靓为前凉国君。这话正中马太后下怀,不由分说,她立即起身下殿。但没走出多远,就听到几声尖叫,回头一看,跟在她身后的赵长等人已倒入血泊之中。马太后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只见宋混率领一大批士兵向殿堂跑去,一会儿,宋混提着张祚的脑袋走了出来。马太后且惊且喜地迎上去,连声说道:“干得好,干得好……”当天,张玄靓当上了凉州牧、西平公,几天后又改称凉王。张玄靓即位时年仅七岁,七岁玩童连衣食都难以自理,更谈不上管理国家了,这样,前凉大权自然落到了马太后手中。
于是,曲眉丰颊的马太后格外引人注目,许多文武大臣翘足引领等待马太后垂青乃至“重用”。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太后发觉右司马张邕雄伟不亚张祚,立即暗送秋波。张邕“心有灵犀一点通”,乐得乘间凑奉。马太后半推半就,合成好事。
不过,从袍罕(今甘肃临夏)赶到姑臧的张 以功臣自居,根本不把马太后放在眼里。马太后与张 之间自然出现了裂痕。这时,因受张 排挤的辅国将军宋混和弟弟宋澄见状,便于前凉太始五年(公元三五九年)六月假借马太后的名义,兴师讨伐张 。张 被迫自杀,宋混兄弟又控制了前凉大权。
宋混对马太后比较尊重,但在他死后,弟弟宋澄却对马太后不予理睬。马太后岂能容忍!前凉太始七年(公元三六一年)九月,马太后唆使张邕杀害宋澄,消灭了宋氏家族。
张邕也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比张祚更擅长杀人,大臣被他杀得都不敢上朝。他自以为有马太后作靠山,谁也对他无可奈何,便“树党专权,国人患之”(《晋书》),结果竟被其叔叔张天锡杀害。张邕死后,马太后萎靡不振,前凉太清元年(公元三六三年)八月谢世。
前凉之乱,始于张祚,终结者是张天锡,而真正的肇事者却是马太后。如果马太后不私通张祚,张祚就不得废张耀灵,而张 就不得借口发动政变;如果马太后不私通张邕,张邕就不得杀宋澄,而张天锡也就不得借口篡位夺权。其实,无论张祚,还是张邕,他们之所以为马太后服务,无非以满足她的性欲,从而达到自己权欲的满足。总而言之,马太后只是他们漂亮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