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4 00:00:00 作者:朱向清 来源:今日高邮
2007年11月22日,应诗人、省作家协会会员、高邮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后金山先生盛邀,前往高邮大剧院参加《“风展红旗”后金山诗歌作品大型朗诵晚会》,并有幸与前线话剧团的程建勋少将等六位话剧演员同台演出。
首次踏上秦邮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不及去看秦少游笔下的“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 的高邮湖,也无暇光顾明代古迹盂城驿,径直来到高邮大剧院,投入了紧张的排演之中。“也许是记忆在水里浸泡得太久,湿漉漉的十月,湿漉漉的秦邮,湿漉漉的诗情在我笔端流淌……”优美柔情的诗句,顿时驱散了一路的辛劳。
作为文学和朗诵爱好者的我,曾两度率网络代表队去北京参加全国语言类总决赛。语言类评审官看完网络代表队的比赛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做了一天的评委,只有在听了你们的比赛之后才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语言类评委。”这句话给了我极深的感触:朗诵艺术是那么的曲高和寡!
然而,就是这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却在高邮得以盛况空前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在当今这个歌星当道、小品作主的演艺风气中,诗歌朗诵似乎已经成为凤毛麟角的艺术形式了。作为高邮这样一个只有1962平方公里、82.71万人口的小城,能够举办这么高雅的诗歌朗诵会,的确让人为之振奋!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在接待午宴中谈道:“高邮就应该多举办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艺术形式不能只有歌星。”张部长的这番话,让我深深感受到:在高邮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既有秦始皇筑就的高台邮亭,也哺育过秦少游这样的风流才子;不仅流传着千古诗话,也传诵着现代文明,“今天的人们用诗打扮着秦邮,今天的秦邮因诗而阔步昂首,因为诗魂永远与风流同行,永远与辉煌牵手”,这铿锵豪迈的诗句,这掷地有声的誓言,不正是今日秦邮儿女们的真实写照吗?
这场朗诵会的成功举办,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扬州晚报在24日的综艺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草根诗人登上大雅之堂》报道文章,称其举办个人诗歌大型朗诵晚会,在扬州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仅仅是对诗人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肯定。人们在享受各种通俗娱乐方式的同时,也需要享受高雅的朗诵艺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源远流长的历史赋与了高邮人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秦邮这人杰地灵之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秦邮这一湖秀水,滋养了她的儿女一腔柔情和博大的胸襟。秦观的后人们用他们的诗铸就了秦邮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