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9 00:00:00 作者:辛 予 来源:今日高邮
乾隆是清朝第四代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位时的年号,习惯上被称为乾隆皇帝。香港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里写他武功卓绝,那是“戏”说,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但有一点电视剧中倒是说对了,那就是乾隆与他的祖父康熙一样,非常喜欢出巡。
乾隆自小聪慧异常,练得一手好字,也写得一手好诗,因而出巡之时,每到一处都喜欢题字题诗。所以现在全国各地,他留下的遗墨很多,比如北京的“芦沟晓月”、杭州的“曲院风荷”等都出自他的御笔。
实事求是地讲,乾隆出巡各地除了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以娱圣心而外,也含有了解民俗民情、调查研究的成分。
比如现存乾隆御制诗《即事二首》这样写道:
南关五里及车逻,建锸原虞异涨多。
不免下河犹被潦,修防调剂竟如何。
去年数坝未过水,泽国因因幸告丰。
黄夺全淮出清口,却教嫁祸宿灵虹。
这两首诗写的是高邮,因为第一句中所提到的“南关”、“五里”、“车逻”,就是高邮城南面的“南关坝”、“五里坝”和“车逻闸”,现不仅名称犹存,遗址亦仍在。
很显然,诗句写得这样具体、详尽,如果没有实地的考察和了解,在深宫大院中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7年),高邮又发大水,后经吏民协力抗治,水患始除。翌年秋,天高气爽,乾隆又动了游兴,便带了一帮御用文人及太监嫔妃等乘龙船由大运河南下。
这一天,船到高邮北门,乾隆对跟着他的大学士纪晓岚道:“听说去年高邮这里发了大水,不知灾后恢复情况怎样,朕想进城看看,卿以为如何?”
纪晓岚道:“陛下以黎民百姓为念,欲亲往察访,自是千古美谈。不过陛下如此前呼后拥,恐怕难以真正地体察到下情……”
“那爱卿的意思是……”
“微服简行!”
乾隆一听,高兴道:“爱卿此言甚合朕意。盂城之行就你我二人,我扮客商,你扮师爷!”
于是君臣二人更衣换帽,下了龙船,各骑一匹马,逶逶迤迤向城里走来。
他们在城中转了一圈后,发现灾后的生产恢复得很好,老百姓安居乐业,市面也较繁荣。 乾隆见此,十分高兴,一时诗兴大发吟道:
黄龙晓发近盂城,上岸乘骢按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