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6 00:00:00 作者:陈庆文 来源:今日高邮
小镇,在长满青苔的土墙上,显得如此的古老。墙下的无名花开得娇艳,开得激情。
她,在一扇褪色的门边,把一张布满岁月尘埃的桌子擦得斑斑驳驳,还有一条长长的木凳。她摆上新包的馄饨,还有一盒油泼辣酱,一瓶陈醋。微笑着等待来自乡村的客人。
一位驼背老人,从容地坐到那条凳子上,将头顶破旧不堪的草帽放在地上,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她喊:“姑娘,来一碗馄饨。”
“今年的稻子长势很好,有一米多高,稻穗有一 来长。”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将馄饨吸得滋滋脆响。
一位中年妇人,小心地坐到那条凳子上,用右手把上衣兜摸了摸,两只深陷的眼睛有力地望着她:“姑娘,来碗馄饨。”
“儿子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来镇上看看儿子,顺便给儿子带点吃的。”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左手从上衣兜里摸出一元钱,很小心地递到她的手上。
小镇依旧是小镇,在长满青苔的土墙上,显得如此的沧桑。
那扇门经不起岁月的风吹雨淋,显得破旧不堪,犹如驼背老人的草帽。
少女面前的那张桌子,已经难辨木色,却被少女擦得油亮,犹如一颗闪亮的星星。
那条长凳子上的人在不断地变换着,他们谈论的内容也在变化着,从春到秋,从花到果;从稻田到学校,从村支书到总书记,从奥运精神到和谐社会……然而她脸上的微笑,始终如那墙下五月的玫瑰,笑得灿烂,笑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