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闲对弈楸倾一壶

2007-10-15 00:00:00    作者:真启梁    来源:今日高邮

我国南北朝时一部志怪小说集《述异记》,讲述了一个怪异的故事:相传晋朝时,一个叫王质的人,伐木来到信安郡的石室山,看见童子数人,边唱歌边下围棋。王质就站立一旁静观下棋。其中一童子随手给王质一个枣核大的东西,含在口中,一点也不觉得饥饿。不一会儿,童子对王质说:“你这人怎么还不走呢?”王质起身拿砍柴的斧子,谁知斧头把子已烂掉了。而王质回到家乡,满眼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以后,人们便以“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围棋相传为尧帝亲手所制。当初制棋的目的,原是为陶冶太子丹朱的性情,使他去掉嚣讼女曼 泛,而走入正道。所以战国史官所撰的《世本》称:“尧造围棋,丹朱善弈。”而到了西汉,围棋对弈已相当广泛流传。扬雄的《方言》说:“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这说明,秦汉时期围棋已有相当群众基础。

下围棋须入谱。据说,古棋谱打头第一篇就是尧帝教丹朱弈棋局图,接下来是文王拘     里(拘于    里城)自弈棋局图、管仲与桓公对弈棋局图、庄周与惠施对弈棋局图、范蠡与西施对弈棋局图、李斯与韩非对弈棋局图、张良与陈平对弈棋局图、孔明与周瑜对弈棋局图……这些棋局图,煞是诱人,亦只不过说说而已,又有谁曾见过?围棋大师聂卫平见过没有?我国现存的围棋述著是《棋经》、《棋经十三篇》,这些成为后世今人能钻研棋技棋艺的经典书籍。

善弈者必爱棋,喜好下棋的人总是千方百计不惜重金求得一副好棋子。相传明崇祯为讨好国色天香、冰雪聪颖的爱妃田娘娘,曾着专人去云南永昌府寻求绝好的佳品。这永昌府出的棋子,号称云子,工艺精绝,誉满海内。这一年永昌府东北三十里的金鸡山,挖出两块千年难遇的上好石料。一块纯白,无半点瑕疵;一块乌黑,无丝毫杂质。白的胜过和阗玉,黑的强似徽州墨。制成的棋子,黑的乌黑发亮,犹如婴儿眼中的眸子;白的洁白晶莹,就像夜空中的明星。而且,质地坚定,落盘声铿锵悦耳;拿在手里,冬温夏凉,一股舒爽之气直沁心脾。可惜清军入京时洗劫一空,人(崇祯)都吊死了,谁还管这棋子的下落呢……

下棋是一种健脑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斗智的良好运动。下棋对人体身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下棋需凝神静思,全神贯注,心平气和,而棋盘之上,瞬息之间,变化无穷,只有反复推敲,才能落子。因此,下棋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加强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把人的思维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从而享受极大的乐趣。双方在对弈中需集中精力,头脑冷静,周密思考,排除杂念,精神专一,所谓“心中一盘棋”。对于品格修养、情绪陶冶均有裨益,也能磨炼意志。同时,“棋可遣闲”,通过切磋棋艺,可缓和紧张情绪 ,消除烦扰。此外,双方对弈,泡杯清茶,闲情悠乐,以棋会友,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谈笑风生以决雌雄,对于调节生活很有益处。所以古人将下棋视为一种高雅而充满情趣的艺术享受。唐代著名文学家、《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的《观棋》诗中有“闲对弈楸(棋盘)倾一壶”句,不仅表露弈棋的闲情逸致,同时也是高尚情操的流露。

对弈,还能使人延年益寿。我国古代就有“善弈者长寿”的说法。棋局千变万化,睿智者下棋时精神振奋,意念棋局,深谋远虑,身心舒畅,心平气衡,杂念尽消,神情有张有弛,客观上起调节作用,因而能促进身心健康,使人长寿。宋代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末句这一“闲”字,是诗眼所在,这首诗的味道尽在其中。客人爽约,主人并不焦急、埋怨,依然悠哉地“闲敲”着棋子,宁静安闲地品味这梅雨如丝、蛙鸣似吟的江南夜韵,而借着待客为由,来摒除平素的冗事俗务,一任夜半的灯花自结自落……这就是陶冶心志的结果,这就是超凡脱俗的真悟。

棋局千变万化,变幻莫测,所谓“千古无同局”。一忽儿“金鸡独立”,一忽儿“送佛归殿”,打得你“顾此失彼”,决不让你“一厢情愿”地如愿以偿。围棋博大精深的原理,繁复微妙的变化,处处体现出它不仅是一种游戏,而且还是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智慧的化身。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