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00:00:00 作者:秦一义 来源:今日高邮
前几天,本组人家砌房,上梁时挨家挨户散糕馒。当见到人家送来的一套糕馒和糖果时,我触景生情,回想起小时候赶早儿到砌房造屋人家,上梁时抢糕馒的情景。
所谓上梁,是种仪式,即按照事先择定的日期,届时将堂屋的中梁“上”上去。上梁之前要做许多工作,如,新房堂屋中央放一只磨盘,磨盘上放一盆万年青,预示着该家基业巩固,人丁、家业永远兴旺发达;要上的中梁正中要贴“福”字,梁的两端要系红、绿绸带(一般人家用红、绿被面代替);梁两端的柱子上要贴对子:“竖柱适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意思是,砌房、上梁择的都是极好的日子,大吉大利,吉星高照;主家同时准备好香烛、鞭炮、糕馒等。
上梁的时辰到了,木匠作头、瓦匠作头分别代表瓦木匠及家人将中梁“请”上去。他们爬上高高的脚手架,木匠作头在上首(东西向的房屋,东为上首,西为下手),瓦匠作头在下首,上首木匠先拎起红带子,下首瓦匠也开始拎起绿带子,中梁缓缓而上,到达顶点位置,两位工匠手执斧柄,将梁和柱对上榫,敲钉牢固,边敲边说“四句”(吉利话),同时,主家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其时,庄上的许多人都来凑热闹,准备争抢糕馒,为主家助兴。
抢糕馒是上梁的高潮戏。点燃了香烛、鞭炮,主家将装好的糕馒送上脚手架,让两位师傅向下抛撒。下面几十、上百的人,就看上面的动静。上面的人说:“抢糕馒来——!”手里的糕馒开始抛向人群。大家风生水起,笑着疯抢。上面的糕馒抛向哪里,人群就蜂拥到哪里。下面还有许多人张开双臂,朝上高喊:“这里!这里——!”上面的人有时也做个人情,将手里的糕馒抛给他(她),当他(她)举着双手迎接时,不提防,被别人眼疾手快,接去了。大家嘻嘻哈哈,忍俊不禁。落空的人也不惭愧,挤进人堆里,继续争抢……
主家和大家要的就是这个气氛,人来得越多,主家越高兴;抢的人越多,场面越热闹,主家越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