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扬州小皮匠

2013-08-26 00:00:00    作者:陈友兴    来源:今日高邮

小皮匠是扬州人,弟兄三个,他最小。

父亲过世后,家境一日不及一日。母亲供养不了弟兄仨,就安排他们离开扬州,各自谋生。老大到外埠做小生意,老二送镇江姑妈家。母亲最疼爱的是老三,托了关系,让他到高邮的翟家鞋铺当学徒。

高邮在扬州的北面,一百多里的水路,大半天的工夫也就到了。高邮城紧傍运河,旧时的格局,“东门鬼,西门水;南门神,北门人。”是说高邮城北门人烟稠密,人气旺,商铺多,手工业发达。老三所在的翟家鞋铺就在北门,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家。老三十四五岁的年纪,皮肤白皙,个子高高挑挑,长得眉清目秀。办事眼勤手快,学艺上从不偷懒,很合翟老板的心意。在高邮,老三算是从大地方来的人,待人有礼貌,说话轻言轻语,特别是一口脆生生的扬州白话,迷倒了周壁邻居的大嫂婶娘们,落下空来,总喜欢找他搭搭腔,拉几句家常。时间不长,半城北的老百姓就都知道了,翟家鞋铺里来了一位聪明伶俐的扬州小皮匠。

小皮匠来的时候,小鬼子占据高邮城已经好几年了。鬼子的司令部在现在的公园礼堂,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都设有岗楼岗哨,但难得有鬼子上街巡逻。鬼子似乎也觉着人手不够,特地从南京调来了一个团的和平军,团部也摆在公园礼堂。和平军来后不几天,有一位姓莫的营长找上门来,定做一双皮鞋,讲好了送到团部,见货付钱。翟老板不敢怠慢,亲自动手。找出上好的小牛皮,裁取背脊中线上的皮子,连夜做好。一清早,就打发小皮匠送到团部去。

小皮匠提着皮鞋,赶到了公园礼堂。听说是找莫营长的,岗哨就放了行,让小皮匠在团部外候着。小皮匠站在团部的大门外,双手捧着皮鞋,左等不见人,右等不见人。一直等到小日中,总算来了一位,说是莫营长的随从,鞋给他就行了。等到随从取走了鞋,小皮匠方才回过神来,莫营长还没给钱呢,回去没法向老板交差呀。小皮匠拿定了主意,八更八点也要等到莫营长。直到日头偏了西,大门外都换了岗哨了,还是不见莫营长的人影子。岗哨见小皮匠站在团部外,东张张西望望,一副六神不定的样子,立马就生了疑,一声吆喝:“团部是军事禁区,你来干什么?”小皮匠刚要分辩,岗哨的枪托子就打过来了。

小皮匠垂头丧气地回到了鞋铺。翟老板一见他这模样,立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费了一夜工夫,奉送了一双皮鞋,陪侍了一个半天,空手而回。气不打一处来,抬手就甩过来一个大耳光子。小皮匠原本就没吃早饭,又干站了一个上午,加上一肚子的委屈,早就有点支持不住了。翟老板的这个耳光子,直打了他个昏天黑地。过后,小皮匠才悟了过来,莫营长者,某营长也。明明是敲的竹杠,找谁要钱去。

小鬼子是高邮城第一号的主人。在城里,他们是天不怕,地不怕,但独独就怕小偷小摸。丢了东西还不敢声张,生怕外人耻笑。小鬼子有个规矩,服役三年,可以回国一趟。一个鬼子回国之前,悄悄地来到了翟老板的鞋铺,要把一双大头皮鞋翻新。翟老板心里清楚,鬼子的军用皮鞋都是外毛内光的牛皮鞋,翻成内毛外光的就成民用的皮鞋了,论理是违法的。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国内的物资已经很紧缺了,回国的鬼子顺带点东西回家也很正常,翻新皮鞋的事情,找翟老板也早就不是一件两件了。但是,这回翟老板留了个心眼,指定小皮匠把活儿做了。

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事情偏偏就给鬼子的宪兵队查到了。翟老板不敢隐瞒,把着小皮匠,一一供认。宪兵带了那个倒霉的鬼子兵,来到鞋铺,对着皮鞋的编号,指认,铁证如山。然后,宪兵命令鬼子兵面向大街,立正。宪兵冲着这个鬼子兵,抡圆了胳膊,左右开弓扇耳光,扇一个耳光,吼一声,“巴格牙路”。鬼子兵挺直着身子,挨一巴掌,喊一声,“哈依”。

小皮匠以手加额。本以为大难临头,不料想却出了这样令人讶异的一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