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根植沃土的不老松

2013-03-10 00:00:00    作者:蒙龙    来源:今日高邮

早就听说,高邮有一位雪先生(当时疑是“薛”)在省文联工作,很是羡慕,但无缘谋面。多年来,在高邮、在省城,间或听到他的一点消息,也总是零星的,拼不出他的完整形象。

直到二0一二年春天,我组织文学界、社科界部分同志开展“春之歌”采风活动,才在巧妹子养猪场见其真人。

雪先生风风火火,快人快语,一接触就知道,是位性情中人。雪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养猪场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这时,我才知道,雪先生是一位诗人,是一位剧作家,是一位娴熟多个文学门类的杂家,近来的很多诗文就是在猪场写出来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我开始留意雪先生的创作,几乎每个重大节日,都能从家乡的报纸上读到他的诗歌。雪先生的诗不事雕琢,不玩朦胧,也没有曲曲弯弯的“绕口令”,他直抒胸臆,粗犷豪迈,一如大河奔流。读他的诗,使我联想到郭沫若的《凤凰涅》,燃烧自己,也燃烧别人;也使我联想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温暖自己,也温暖别人。

谁也难以相信,那么美丽的想象,那么优雅的旋律,那么铿锵的节奏,那么喷涌的激情,来自一位七十挂零的老人。但不由你信与不信,这是事实。我不得不承认,诗人是上帝的骄子,是生活的宠儿,是激情的产物。

有人说,一首上乘的诗歌必须达到“三美”,即音乐美(节奏)、绘画美(意象)和建筑美(结构)。我以为,雪先生的诗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要举例说明,俯拾皆是。不信,你径可以走进雪先生的诗,做一番品评。

最近,又获赠雪先生的新著《蓝色的遐想》,果然是琳琅满目,门类众多,层次很高。我惊诧于雪先生的想象力、意志力和创造能力。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术业有专攻”尚且不易,何况在多方面都有造诣呢?

看一看雪先生的简历,很清晰地凸现出一条线索,雪先生早年就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绵延不断,而且越发老辣,越发健壮,越发丰富。

决定一个作家生命力旺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是,他(她)的双脚是站在地上,还是悬在半空里。双脚牢牢地站在大地上,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气、朝气和锐气。青松之所以繁茂,是因为它的每个根须都紧抓住土地,吊兰之所以孱弱,是因为它吊在半空里。

雪先生从农村走向城市,但他的双脚始终深深地埋在土地里,敢于直面生活,从生活中吸收养分;乐于讴歌生活,从生活里得到陶冶。现在,他又从城市回到农村。他说,这不是为了养老,也不是为了单纯地呼吸新鲜空气,更不是秀时尚,而是为了更深地接触生活,理解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我想,是的,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个剧本,每一篇文章,都来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的提炼升华。

生活是一块肥沃的土壤,雪先生是一棵不老松。愿雪先生的生命之树常绿,艺术之树常青。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