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8 00:00:00 作者:朱震 来源:今日高邮
中秋之夜,一家人吃完了晚饭,便在丈母娘的院子里聊天赏月。老太太如红楼梦中贾母般端坐在轮椅上,看着一大家子四代团聚,心情很好。远在青岛的儿子、儿媳和在南京上学的孙女分别赶回来陪她过节,重外孙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一家人围坐在她的身边和她聊天,那场景是老太太期待已久的。
月亮慢慢地从东面升起,透过院子里的玉兰树,把斑驳的树影洒在每个人身上。见夜色渐浓,担心老太太受凉,且从下午到现在她已兴奋了半天,我几次站起欲送她回房间,她都用几近恳求的语气要我们再坐一会儿。我知道,如果我们不走,就是到了夜里两三点钟,她也不愿让我们走。她太想把此刻的时间定格、拉长,让儿孙们陪坐在她的身边,过一个没有尽头的中秋了。
晚上来丈母娘家之前,我和老二先到母亲家陪她聊天。节前母亲就说,今年中秋,十五你陪丈母娘,十六你们和老二一家一起回来过节。母亲理解我,她知道我丈母娘身体不好且耳背,平时与人交流比较困难,而且老太太又比较在意节日的团聚。母亲虽然说得很轻松,但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有点纠结的。我和老二陪母亲一直到六点。离开时想到她晚上要一个人在家过节,心里还是有点难受。
在找了无数个话题后,丈母娘终于同意我们回家了。 临走前,老太太像平时一样执意要送我们到门口。看着佝偻着腰柱着拐的老岳母,我心里泛起一阵酸楚。想当年老太太年轻时,虽不是什么女中豪杰,但也是个十分要强的女性,家里家外什么事情都是她说了算,我刚和妻子认识时也惧她三分。女儿出生时她刚五十岁,我那时在部队,父母工作都很忙,丈母娘便提前退休帮我们带女儿,后来又照料她的外孙和孙女。那时的她忙前忙后,精力充沛。如今女儿和小姨子的儿子都已成家,小舅子的女儿也已上大学,可丈母娘却日见衰老,特别是前年摔断了腿骨后,一下子老了许多。这些年我们每次来看她,一到要离别,老太太便要找出许多理由来让我们多呆一会儿。每次见她没话找话被妻责怪时,我的心里都很难过。老人其实就是想要我们多陪她一会儿,就这么简单的要求,我们却常常觉得是累赘甚至是施舍。又一个中秋过去了,丈母娘一定又在期待着下一个团圆的日子,母亲到时又会犯难是让儿子参加哪边的聚会,我也不知道聚会是幸福还是烦恼。前天打电话给母亲,母亲告诉我她当年在华东军政大学的一个同学最近得了乳腺癌。我见过母亲和她这位同学及另一位同学的照片,三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穿着军装,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牌,英姿勃勃。那时她们高中刚毕业便投身军营,成了人们都羡慕不已的天之骄子。时光流逝,如今她们都已是耄耋老人,本应安享晚年,不料那两个同学竟都在八十岁前后相继得了乳腺癌。母亲得知后很是伤感。我没有说宽慰母亲的话,因为我知道母亲比我更懂“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道理,就像那中秋的圆月,能天天都那么明亮吗?
前些天看台湾一个作者的文章,说四十年前他和高中全班的同学外出郊游,路过一家寺庙时讨水喝,寺庙里的一位和尚给他们算命。和尚找出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同学,说他将来前途无量。大家都不以为然。多少年过去了,同学中有的当了部长,有的当了大老板,那位“前途无量”的同学只做了一个小学教师。又过了多少年,部长下台了,老板濒临破产,小学老师退休后去了一家孤儿院做义工。在那里,同学们见他为孩子们忙忙碌碌,过得很充实,才知道老和尚算得真准。看了这篇文章,我十分感慨。人生在世,何谓前途,何谓幸福。平平常常,无惊无险,做自己喜欢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是前途,就是幸福。有时有起伏有波折,也不要太当回事,谁都不会一帆风顺。前年唱红“明月几时有”的王菲,又有谁知道她和李亚鹏结婚七年后会又唱出一曲悲欢离合的水调歌头呢?
还是东坡老人说得好,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老爷子最后一句更给人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