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 00:00:00 作者: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印象中,现在的夏天和冬天似乎变长了,而春秋季则明显缩水,不仅如此,夏天特别的热,冬天也特别的冷。今年的夏天像被关进了桑拿浴室似的让人吃不消。是夏天,总归要热,但绝对没有今年飙高的持续,过去大都热几天就来一次雷阵雨或台风,让大家稍微有个缓解的轻松。过去的劳动强度并不比现在低,且防暑降温的手段也较原始,一俟骄阳西沉,大家纷纷用水泼洒门前的空地,消散暑气。继而搬出木凳门板搁床,拿来小方桌小椅子,吃罢晚饭洗过澡,人们就手执芭蕉扇、蒲扇纳起凉来。
过去的孩童没有什么作业,更没有什么兴趣班,玩耍就是儿童的天职,一时一刻也没有个消停,白天捉叽溜、蜻蜓,满天地的跑,晚上逮蟋蟀、捕萤火虫,忙得不亦乐乎。那时没有电风扇,更无空调,靠一把扇子熬过大热天,孩童们身上出痱子、出热疖子是家常便饭。记得我小时候,每到夏天总得要生痱子,颈部、前胸等处密集的痱子非常痒,晚上洗过澡,家长会在我们的头、颈及身上先搽一些花露水,然后拍一层痱子粉,若痱子粉拍多了则成了个怪异的白人,让人忍俊不禁。
疖,是一个比生痱子更严重的毛病。那时生一个或多个疖子的现象很普遍,我就深受其害。记得十岁左右吧,母亲见我走路姿势有些异常,就询问我怎么回事,我支吾不答并躲避之,父母亲合力将我逮住,发现我胸口长了个小碗口大的疖肿,他们绑架似的将我弄到中医外科的王老先生那里,先挤掉脓液,再穿一根长长的纸捻,类似于现在的引流。挤脓时的疼痛是剧烈的,这也是我隐瞒病情的主要原因,因我先前就吃过这个“苦”,至今我的左太阳穴及胸口还留有疖的疤痕。生疖子另一个痛苦就是不能与小朋友们一起自如地玩,因为一碰到疖子就疼。生疖子若被家长发现得早会带其去看医生,摊张黑乎乎的膏药,促其消瘪。疖肿若“熟”了,被挤脓头时疼痛的嘶叫犹如杀猪的嚎叫,听到此般嘶叫声的邻居,根据声音的来源可判断是谁家的孩子在挤疖子了。
现在夏天的温度相对高了些,但痱子的发生率却明显下降,疖在门诊上也难见到,就连脓疱疮也很少见。分析原因,主要得益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防病治病意识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