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00:00:00 作者:乔根美 来源:今日高邮
周六上午,步行到集镇农贸市场买菜,感觉往日宁静的小街突然热闹起来了。一打听,方知新学年要开始了,学校要开学了,学生们要到校报到了。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家住集镇上的小孩往往由家长陪着,不紧不慢地步行到学校报到;路稍远一点 的,家长就用摩托车送孩子。那些远离集镇或外地的学子,也有用摩托车送的,但大多数是开轿车送的。有一辆车专送一个孩子的,也有多人一车的,多人一车的“后备箱”里有的还露出了黑的、黄的、灰的、红的等五颜六色的皮箱……集镇超市更是摩肩接踵,家长们与孩子一道选购学习及生活用品;水果摊旁、糕点房里挤满了既要长知识又要长身体的莘莘学子……
低年级学生报到其实大多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们给“包办”了,孩子们的父母差不多都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缴费、领课本,带孩子熟悉新分的班级,有的家长还想方设法与孩子的新班主任搭上话,说些“请老师多多关照”之类的客套话。他们的孙男孙女紧随身后,张大眼睛在校园里东张西望,怯生生的、小心翼翼的……人群后面有个瘦削的小女孩总是牵着爷爷的手不放,衣着也不鲜艳、整洁,头总是低着,身子贴着爷爷的腿小步向前挪动,眼角挂着泪水。这个可怜兮兮的小姑娘,她母亲在上个月得病去世了,爷爷、奶奶又身患重病,爸爸最近又在工地上摔伤了腰,真是祸不单行。家里本不打算让她上学的,但看到庄上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报到上学时,小姑娘哭闹着非要上学,好在当学校得知小姑娘的家境后,免了她一切费用……小姑娘加油,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你!
快到农贸市场,老远就见到一群人在农贸市场门口抢购鹅子,市场管理员除了维持秩序外,没有像往常一样赶走临时设摊的,更没有罚她的款……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午妇女和她营养明显不良、皮肤黝黑的十七八岁的儿子在卖鹅子,儿子抓鹅,用绳扎好鹅爪让母亲称,秤杆总是翘得高高的……这男孩今年中考被省城的一所重点中学录取,全家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家里出了个“文曲星”,孩子要出人头地了;愁的是孩子的父亲是个残疾多病之人,长年卧床治疗,上边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全家就靠这中年妇女一人支撑。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孩子的父亲已经停药一个多月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男孩早起晚归,不惧炎炎酷暑,终于放养了四十多只鹅子……公路边,男孩塞给母亲一叠钞票,好像叮嘱母亲什么,便迅速上了开往省城的大巴车,没有家长陪,一人独自报到上学,而且还心事重重……小伙子好样的,人生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相信爱拼才会赢!
高年级学生,眼看就要出成果了(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学生的父母就是再忙,也往往要丢下手上的事情陪孩子一起到学校报到。中学班级较多,一进校门,就见到用戗牌或橱窗公布学生所在的班级。学生们往往一看就走,知道自己在哪个班就行了,而家长们却要默默地记住孩子在班上的名次、打听班主任是谁、各科老师是谁,找到熟人能搭上话的,总要想些办法将自己的孩子调到所谓的“名班主任”、“名师”班上,也就是所谓的“好班”上,才放心,才觉得对得起孩子。有的家长为让老师能尽快熟悉自己的孩子,便于在学习上关心,还约好了在开学后的某个周末请班上的老师吃顿饭……真是煞费苦心,其实学生成绩的优秀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教的一方,学的一方才是决定性因素。有的家长嫌学校伙食标准低,就在学校附近的亲朋那里代伙,或在专营小饭店订餐,或干脆租个房子,由家长全程“陪读”,负责一日三餐、衣服换洗等一切后勤事宜。有的家长在离开学校前还要帮孩子铺好床、打扫宿舍,到供水处打两瓶开水,千叮咛、万嘱咐,临走了,还要往孩子手里再塞几张红色的百元大钞,方才放心、方肯离校,而当家长们真正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这才发现,小街上的路灯已经亮了……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