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再叙“邮缘”

2013-09-17 00:00:00    作者:郑桂娟    来源:今日高邮

亲爱的邮箱:

 好久好久没有和你近距离接触过了!只有在偶尔经过邮政局门口的时候,我才不经意间注视到你那熟悉的身影:深绿色的“外套”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位投递员,两侧张开的投信口又似鸭子嘴时刻等待信件将你喂饱。无论是晴或是雨,你一直憨憨地伫立在那里,年复一年陪伴着高邮城日出的朝霞和傍晚初现的霓虹。

嗨!老朋友。你知道么?在我懵懵懂懂的童年时光里,你是我记忆深处最不可或缺的元素。那时的我住在爷爷奶奶家。退休后的爷爷闲暇时就和老友们书信往来。儿时的我经常被爷爷领着来到邮箱前,看着爷爷把刚刚糊好的信封投进你那扁扁的大嘴里。当我上了小学,一次语文老师上写作课,布置每个人写给最亲爱的人一封信并寄给她。那次是我第一次亲自写信,第一次亲自糊信封、贴邮票,第一次投信件到你的大嘴里。自打那一次“亲密接触”后,我就经常写信、寄信,和你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上了大学,学习生活之余,经常与朋友们通过书信来往交流。特别巧的是,我还担任班上的“邮递员”,经常到学校对面的邮局门口寄信,又从班级的邮箱中取信。至今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大家寄出贺卡和信件时充满希望的眼神和收到回信与贺卡时的感动与惊喜。在此,我真的要好好地感谢你邮箱,是你让我的童年多了一份美好的回忆,让我的青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时光荏苒,现在是通讯和网络技术日臻完善的21世纪,电子邮箱随手可得、聊天工具层出不穷、短信微信铺天盖地,沟通的渠道可谓多矣!在我们的身边很少有人再提笔写信、寄信了,你的肚子恐怕也是常常“吃不饱”,大多塞的是打印好的商业信函和贺卡。老朋友,我真的替你的未来捏一把汗,也许过不多久你就会走进历史的博物馆。然而,当我看到小区里竖立的一整版簇新的不锈钢信箱和中央商务区的邮政信箱和自取型的各类邮箱时,我又似乎看到了希望:邮箱你的角色和功能也在悄悄地随着时代发生着改变。但同时我还是要说: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写一封信和发一条微信或短信是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读一封信件和读一个短信也是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保留一封书信和一条短信是具有不一样的价值。书信文化和邮箱文化是人类珍贵的传统邮政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想在有着浓郁且悠久的邮文化之都——高邮,这个文化传承一定不能丢,一定要把它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来吧,邮箱,我的老朋友,让你我一起号召大家一起拿出信纸,勤动动笔,多写写信吧,哪怕写一张小小的明信片也可以!感受书信文化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心灵悸动,为书信文化、邮箱文化乃至为邮文化传承做出自己一点点的努力与尝试!

此致

敬礼

                                                            你永远的朋友

                                                          2013年9月8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