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可怜老人心

2013-11-18 00:00:00    作者:陈忠友    来源:今日高邮

1

三年前的老金,很是羡慕那些已经退休的人员,躺在藤椅上,喝茶,抽烟,逗鸟,哼小曲,优哉游哉,无拘无束,不再为生计而厚着脸皮央求人谋差事,不再打双份工急急忙忙赶时间,不再看老板娘脸色作闷气。因羡慕而出现浮躁,与别人相比,自己的日子清汤寡水无滋味,阴雨雪下心里烦,骄阳似火心里烦。于是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发生,好像生活处处捉弄他:冲开水弄翻水瓶,煮鱼糊了锅底,骑车子轮胎被戳,爬楼梯闪了腰。这不,经济上又捉襟见肘了:才缴过手机费,电费又紧随其后;刚刚买了米,煤气又不多了;搬回大彩电,还缺电冰箱;今天小舅子女儿上大学忙送行,下个月老丈母娘八十大寿要去拜。整天围着油米酱醋人情事务转,转得火烧火燎,时间久了,只觉得很疲劳,很憔悴,有时免不了无端拿老婆出出气,又惹得儿子背后嗔他有毛病。他曾赌咒发誓,说到了退休,坚决不再做穷忙族,该放下就放下,养花钓鱼打小牌,三五好友聚茶馆,再不就去黄山三日游,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做一回驴友。但是当这一天就在眼前的时候,他反而不以为然了,甚至嫌时间过得太快。当真退休了吗?当真无所事事了吗?有工作能工作多快乐啊。旋转的陀螺不能停止转动。他细想躺在椅子上喝茶抽烟、闭目养神还真不是他所能适应的状态,想起曾经的忙碌,虽不轰烈闪亮,但总有幸福的甘甜。不行,马自达还不能熄火,水电工更不能丢手。真有好事者约他青岛三日游,他摇摇手,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2

张老亮,年近七旬,身体棒棒,吃饭香香,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小麻将,也不摆弄花花草草,甚至连个像模像样的带录放功能的半导体也没有,不是买不起,而是不张扬,不显摆。日复一日,退休后的张老亮忙些什么呢?告诉你,他拾废品。大清早,身上背个塑料编织袋,小区内和市民广场到处转,而且是风雨无阻,春夏秋冬不分,有时一下子看到有那么多,还暗自窃喜。刚开始做,有点像小鬼子进村,后来就旁若无人了。就这样,一年少说也有八九千。这些钱,要么资助儿子购房缴首付,要么贴补孙女上高中缴择校费。但做项目经理的儿子脸上挂不住,埋怨道:你就差这几个钱?退休工资不够花?亏你过去还是个股长呢。他不与儿子争论,心里有话:我拾荒,充实自己,也快乐自己,安步当车,力所能及,不偷不抢不骗不贪,一生干干净净,现在大事做不了了,何妨做点小事,小事也有价值。他始终认为,快乐不是别人眼中的状态,而是内心感受。

3

许大锅子也是名退休人员,鳏寡一人,老伴早年去世,他东奔西忙将一双儿女拉扯大,培养成大学生,直到立业成家。如今孙子孙女都读小学了。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争相请他和他们同住,享一点清福,晒晒太阳,听听扬剧。他高低不肯,放着花园式公寓不住,偏要赖在老城区低矮的平房内,自己买菜,自己生炉子,一年到头长衫工作服,一双球鞋从冬穿到夏,硬是让邻居觉得他还是低保户。其实,如今的大锅子早已跨进小康门坎,衣食无忧,还有节余。他退休前踏过三轮,退休后继续踏三轮,后来三轮不给踏了,就到小区做保安。他说,他有新衣服、新皮鞋,都是儿子、女婿送的,只是西装穿在身上不自在。他还说,争取多省一些钱给儿子,好让孙子学钢琴。大锅子人前人后都夸孙子悟性好,模仿能力强,更有音乐天赋,只要用心培养,一定会成材。想当初,儿子要学钢琴,就是因为缺钱而放弃了。现在想起来,他还觉得愧对儿子。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为了孙子学钢琴,他说要再苦几年。他对孙子充满信心,更是他的活力源泉。

4

吴胖子有三个儿子,三个孙子。福气最大,现在老两口是老大、老二、老三每月轮流住,轮到哪一家,油盐酱醋茶等日常开销全由他们包办。一句话,儿子儿媳是端碗吃饭。吴胖子在机关里做过厨师,烧得一手好菜,懂得营养搭配,荤素兼顾。吴胖子掌勺,孙子就会说:“爷爷烧的菜真棒,不像妈妈做的……”听到恭维,吴胖子很得意,忘形之中免不了会说:“明天烧一道酸菜鱼给你们尝尝。”孙子与他拉勾,说出的话收不回去。吴胖子骑虎难下,问儿子伸手又不是他的风格,只好咬咬牙,不食言,就这样。原计划退休金能节余五百的变成三百,乃至二百,往往到了年底办年夜饭,发压岁钱都招架不过来。吴胖子想,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还应该发挥余热。恰巧,听老太婆说她们保洁组缺人,他就顶了上去。别看吴胖子烧菜是内行,扫大街还真不是内行,手忙脚乱,汗流浃背,但回到家,有孙子捶背,有孙子盼望他的拿手好菜,快乐也就从心底冉冉升起。

5

做了六十二年皮匠手艺的樊二爷,今年终于不做了。一是做不动了,眼睛花了,腰背弯了,手脚不利索了;二是因为生意愈来愈淡,老主顾“走”了不少,青年人对修修补补几乎没有兴趣,多少还有半成新的鞋子都扔进了垃圾箱,至于纳鞋底、做鞋帮更是一窍不通。快节奏的生活、社会化的生产不可能也不需要大家学习纳鞋底、做鞋帮。他颤颤抖抖地拿出个布包,里三层外三层展开后递给独生子:“这是我的一点积蓄,不多,就三万块,其中二万代我给小娟子买嫁妆,她快要办大事了。今后我就要吃你们的了,烂粥烂饭就行,死后将我的骨灰撒到大河里。——不要打断我的话,你听我说,活到今天我已经很知足了。”

6

面对熟识和不熟识的老人,无论他们地位如何,我都觉得他们有光泽,有层次,有厚度,他们荡涤了人生的泡沫,内心安泰,一个比一个慈眉善目。我向他们致敬。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