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4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我小时候家庭十分贫寒,吃上顿,愁下顿,全家六口人挤在不到四十平方米大的土坯茅草屋里,冬天里还好熬,挤在一块相互取暖,到了夏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家里穷得连一顶蚊帐都买不起,白天是苍蝇围着人转,晚上蚊子跟着人跑,许多害虫常出现在面前,墙上爬的、地上动的、屋梁上趴的,到处可见,稍不留神就会被不速之客咬一口。晚上,母亲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不停地为我们驱赶身上的蚊虫,等我们睡着了,她悄悄地点燃一束艾草,放在离床边不远处慢慢燃烧,用烟雾把蚊子赶跑,这时她才放心睡觉。
父母亲算是一对苦命人,他们没有进过学堂。父母亲深知他们那一代人,已经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不能让下代步后尘,家里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父母亲商量,先让哥哥上学,在后来的日子,我和妹妹弟弟都相继上学了。
上学前,母亲为我裹了粽子,买了一只现成品用青布缝起来的书包,书包里放了一支新铅笔,哥哥给我小半块橡皮、半截头红铅笔、半新半旧用来削铅笔的小刀。我上身穿件哥哥已穿不上的小褂子,下身套件也是哥哥淘汰下来的夹裤,脚穿一双脚大拇指快要露出来的黑布鞋,在妈妈陪送下,进了学堂,在报名时我见妈妈与那位女老师交头接耳,不知叨咕什么,我猜想肯定是为我的学杂费一次性交有困难。果然,经老师同意,先交一半,一半赊账。妈妈走后,老师安排我跟一位女生坐,这位女生看上去岁数比我大,据说是个留级生,她晓得学校里规矩,学校只提供不是缺条腿、就是少抽屉的学桌,板凳要从家里带。怪不得头一天上课,有的学生坐着,有的学生站着。我也傻傻地站了三堂课。
自从母亲第一次把我送到学校门,从此我一人风里来雨里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自己克服,自己做。
进了学校门,我瞒着母亲利用放中饭、放晚学的时间到村外捡烂铜废铁,拾柴火,捡布条、鹅毛、鸭毛,摘蓖麻种子卖了,把母亲为我上学欠老师的五毛钱还了。母亲晓得后,搂住我痛哭了一场。
想想童年的我,比比现在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他们,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肩上背的书包是高档的,身上穿的衣服是名牌,一天三顿吃的是精细的,学校环境是舒心优雅的,教育工作者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上学放学天天有人接送,不是汽车就是坐电瓶车。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长辈,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苦口婆心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