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光阴的味道

2013-10-25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张元奇先生的《时代的背影》摄影展在盂城驿开展——我去之前就明白能看到这些照片必定是幸运和幸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照片,那些黑白的片子在历经半个世纪的岁月之后,非但没有显得陈旧,而格外的生机勃勃,散发出独特的韵味,这种味道正是光阴所赐。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我长期生活在农村,我觉得自己有这样的幸运欣赏这些老照片,便更是责无旁贷地要为这些照片写一些文字。张先生的这组照片都是关于“三农”的,虽然都是写实的拍摄,却在多年之后显示出无限的写意,这种写意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因为岁月的流逝显得弥足珍贵。

微笑的农民——他用个体的镜头记下那个时代的中国表情。也许我这么说那个时代的农民,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意味。在张元奇先生的镜头里,那些镜头里上镜的农民虽然是被选择的,但确实能看到那种诚挚而真纯的笑容。中国的农民就是有这么一种品质,他们能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里散发出一种自信而纯真的笑容,这是对生活的自信,也是对未来的期盼。照片里生活、生产的场景都很陈旧,唯有微笑仍是那么的热烈动人。不管是劳动之中,是放工回来,也不论是男女老少,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微笑,这种微笑是一种情绪,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信仰。一张照片里,一个小女孩在课余割草,旁边放着的是语文课本,手里挥舞的是镰刀,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的笑容,没有一点的埋怨,更没有那种“摆拍”的矫情。最让人感动的是劳动之余的学习,一群农人围着宣传队的演出人员,聚精会神地观看他们的表演——就在田间地头,农人们席地而坐,宣传队因陋就简,表演却非常投入,那挥舞的手势透出别样的“精气神”。可以想象这样的宣传很常见,“大搞腐殖酸,促进粮生产”——表演的目的很明确,那场景看起来也很亲切,没有那种如今下基层的大明星的派头,却显得格外的火热和亲切。张元奇先生的这一组照片,着眼于普通的农民,体现了他平民艺术的独特视角,他明白只有生动活泼的人才可能成为经典,因为人的幸福是生存的硬道理。

火热的农村——他用执着的行走记下那个时代的精彩掠影。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并不遥远,我们可以从很多的资料里看到那个时代的天灾人祸带来的苦难。但尽管如此,坚强的中国农民据守在自己的家园里,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火热的农村。张元奇先生的农村题材说是掠影,也像是全景图,他镜头里的农村水利是如火如荼的,那些挑大型工的场面,今天看来仍然是壮阔的,是任何机械化作业的场景所无法比拟的壮阔;他镜头里的副业是红红火火的,那膘肥体壮的生猪,那鱼虾满仓的渔船,那热火朝天的芦席编织,那喜人的蚕桑养殖,在那个清贫的年代给了生活无限的生机;他镜头里的政治学习和民兵队伍更是热忱真挚,那些围坐着读报学习的场景,那些簇拥在黑板报前了解最新形势的场景……事实上这正是活生生的时代烙印。张元奇先生用他的行走记录下了这些生动的场景,描绘了那个时代农村的壮美画卷。当他抚摸着这些老照片的时候,激情满怀地说,我还想再把这些地方重新走一遍——我知道这些地方的原景大多难寻其踪迹,但我们相信他从来不变的执着还在,他依旧能用那部年轻的相机记录下新农村的图景。

蓬勃的农业——他用独特的眼光记下那个时代的发展路程。张元奇先生这组关于农村的照片用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事件现场记录下了彼时的农民和农村,成为一部珍贵的高邮农村档案,也无愧地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缩影。弥足珍贵的是这些个体与场景还勾勒出那个时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路程,这就使得张元奇先生的摄影的写实并不是止于现场与事件本身,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镜头里描绘出当时农业发展态势和历程。这就使得他的这一组作品在尘封半个世纪之后仍然是生机盎然的。文艺创作要“合时”,这个“合时”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时代的,而是能够反映时代的特征,并且能够指向未来,也就是说文艺创作不仅要能够记录事件,还要能够解决问题。张元奇先生的这一组作品看似静态的事件与现场,联系起来看却动态地反映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发展的历程。从农村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农业等等角度,这种动态表现了中国农村发展的一段特殊经历。以农业生产为例,从人力到畜力再到先进的机械化生产,这些场景之间的变化反映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演变,颇为有趣的是这些变化又体现在色彩的变化上,从黑白的农村到彩色的农村,摄影技术的进步不正也和农业的发展齐头并进吗?

黑白之间,方寸之中。一幅幅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历经半个世纪的时间洗礼,光阴给了这些照片特别的味道,让那个年代的激情仍然燃烧在岁月之中。张先生头发花白,却似一棵苍劲的芦花,在摄影艺术的世界里自在摇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