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5 00:00:00 作者:居桂珍 来源:今日高邮
五月五日,我记住这个日子,是因为我没有上学的前一天刚好是“五四”青年节,我代表全班同学向学校表决心,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以更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我从大会的主席台上刚一走下来,班主任即把我叫到一边,说我的同桌王葭下午没有来上学,让我到她家去一下,看看她有没有回家,还来不来上学。
王葭与我是同一个乡镇的,但她家住在镇上,我家住在乡下,两家相距也有七八里。老师说只有我去最合适,他建议我乘汽车去,这里的车站有汽车路过我们那个小镇。
一路上我就在想上午王葭与数学老师发生争执的事。同一个题目,她写得跟我一模一样。“为什么只给她扣2分,给我却扣了5分?”王葭拿着我和她的试卷责问老师。老师用一种鄙夷的目光看了她一眼说:“这个试卷我讲过了,再给你做一遍,你能考到现在分数的一半我向你道歉怎么样?”
王葭一怒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扔到地上,然后气恨恨地收拾好书包走掉了。
我到王葭家里的时候王葭一家人正吃晚饭,我被留下来,晚饭后我们一起去镇上新落成的电影院看了场电影。那片名叫《珊瑚岛上的死光》,彩色宽银幕,那是我第一次从银幕上见到西装革履的中国人和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是我观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且有爱情和谍战,感觉精彩至极,晚上睡在王葭的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我从王葭家出来的时候已是艳阳高照,满大街都是人,东西主要街道正在忙拆迁,说是要把街道拓宽修成能够开汽车的大马路。这个小镇一直是我童年时代的梦幻之地,那么多的店铺商品货物,这条街也是我听过的那么多人物故事的发源地,就为了开汽车把两边的店铺都拆了,我很惋惜,气愤而又感伤,但也无可奈何。于是我就在这条街上从西到东从东到西晃悠着,陈西楼的门面还没有完全拆掉,当然乾隆爷是否真的尝过这里的茶干我虽无从考证但在我心目中就是真的尝过,现在将这个高高的牌楼拆了怎不可惜?裁缝店理发店拆了也就拆了。那口井填了,开始我倒是没觉得可惜,但它作为一个著名的地标在街心向南凸出的一块空旷的地方,常有小孩物件掉入,人们围着井口捞小孩捞动物捞物件,故事和神话就从这里演绎传播。可是这口井填了人们就得到大运河或者更远的地方去挑水。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个镇上的居民在填了这口井之前就已经安装了自来水,我在这个镇上晃荡的时候真是杞人忧天了。当然井填了,多少年以后老街上的人依然拿它当地标,什么时候有事还是说“我在井那儿等你,这事就出在井那儿”。
街上挑担的叫卖的摆地摊的买菜的络绎不绝,卖服装的卖开司米的卖针头线脑的,谁家的录音机里正起劲地唱着“甜蜜的歌儿甜蜜的歌儿飞满天……”。我一个接一个店铺看过去,银行邮局照相馆,我在书店里流连了许多时,翻看了里面的不少名著和画书。我不情愿地从书店里踱出来,慢悠悠地来到下河边,下河被填了,压土机正轰轰隆隆从洒了石灰的路面上滚过。原先这条河也是清水粼粼的,人们在河里淘米洗菜汰衣服,往来的船只有卖粮的运货的捕鱼的载人的。东岸榆树柳树成荫,夏日里人们在树下吃饭纳凉下棋打扑克,后来河水逐渐变污变枯。河填了,树都锯了,天空高旷了许多,五月的太阳已经忍不住露出了一点毒辣来,照得我没精打采地沿着这条河向北走。河上的石桥拆了,桥头通往护国寺的路上石板一块一块的还在,我就沿着石板一步一步地走过,每走一步石板摇一下,然后发出空咚的声响。
王葭五月底就要参加招工考试了,她爸妈早给她安排好工作了,只等招工考试走一下过场。本来她去复读也就是混日子等时间,而我对于自己的前程一点想法也没有,虽然我昨天还信誓旦旦的要认真学习,但这会儿我已经把学习的事给忘了,高考于我有多重要我一点也不清楚,虽然我后来也曾质疑过自己,如果我知道高考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有多重要的话,我会拼尽全力吗?
我在石板上一步一摇地走着。绕过护国寺,走出镇子,暖风吹拂,云朵这儿一垛那儿一堆地漂浮在天空,空气里满是泥土的气息。麦子像健壮的士兵齐刷刷地站在田野里,柳树榆树绿的容光下闪闪的有一些不安。走过一个村庄,一阵馨香飘过来,仔细看槐花正开放,蜜蜂在花间起舞。路过一大片田野,一大群一大群白色的蝴蝶在碧绿的黄花草地上上下翻飞。田埂上蚕豆已结角,豌豆还在开花,大路边茅草茂盛成一时的气候。人,这儿几个那儿几个在挖泥土。
我慢悠悠地走着,醉人的芳香中我有点累也有些意乱情迷。走不多远,一条清洌洌的小溪横在眼前,溪水清浅漫流,我顺着溪流的方向走着看着,如果只是溪流也就罢了,走着走着我就会绕到前面的大路上去走了,可偏就在这时我看见几条算是很大的鱼一会儿游一会儿停,一会儿扑腾一会儿飞,这就让我有些为难了,捉住它们我就得脱下鞋袜,然后还得穿上,我倒不嫌麻烦,问题是我把这些鱼捉住了是送回家去还是带到学校?送回家那么远要绕一大截路呢。带到学校我把这些鱼怎么办?既不好养又不好煮了吃。我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算了吧,就让这些鱼儿在水中欢跃畅游吧,我在岸上看着这些鱼儿快乐了好半天才离开。
大路的两边是整齐的桑田,绿到天边,我眼前的有点儿颐指气使。走过桑田是一畦一畦的树苗,水杉冬青松树广玉兰还有各种不知名的树苗,那些美丽的姿态,我慢慢地看慢慢地欣赏,想象它们长成后的伟岸高大形象。苗圃过后是一大片桃树林,密密的桃叶间桃已经成形,但依旧毛茸茸的,我不禁想象着多少天以后在这里摘桃会是怎样的快乐,同时也想象着这里桃花盛开漫天胭脂落英飞红的美景。
这时候,春的芳踪似乎已经消歇,夏急于把季节握在手中,我有点热也更困倦,但慢慢地在落霞满天时我终于还是走到了那一座木桥,桥下流水,有木船穿梭。过桥不多远就是我的学校,我已经听见了钟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