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兀立生命高地的放歌

2013-03-03 00:00:00    作者:后金山    来源:今日高邮

——读姚维儒先生《暮色当歌》有感

 

随着社会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花甲”之年意味着进入老年的概念已被改写,因为现实中美好生活足足把老年期向后推延了十年,这是社会公认的。而“夕阳”“暮色”这些常用来形容老年的词语经常成为步入老年者的一种心灵寄托,因为夕阳、暮色是有晚霞装扮的,它的缤纷和壮美是年轻人无法体验的。我以为人到六十是一个最富思想性的生命高地,这个高地是用人生的苦难、跋涉、坚守、创造、经验构筑起来的,许多人站在这个高地上,卸下工作重负之后,突然地轻松,并不知道如何打发今后的时光,然而,现代生活缔结的美好使六十岁左右的人倍感“桑榆未晚”,依旧精力充沛,只是面对突然而来的轻松自由,显得准备不足,无所适从。有幸读到姚维儒先生新出版的《暮色当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落霞之中,野舟自横于静波之上,蒹葭融进暮色,稍显凝重的封面,让人情不自禁地感悟书中的厚度,燃起阅读的愿望。

知道姚维儒的名字是近几年的事情,经常在家乡的报纸上见到他的散文。第一次谋面,源于一次采风活动,在一支年轻的队伍里,他显得从容自信,毫不逊色。后来知道他曾是位医院管理者,抽暇写出许多医学论文和博文,卸任后更是一发不可收,许多文章从网络走向纸质媒体发表。简短的创作经历,使我一下子明白,维儒先生是个智者。他在“奔六”之前,就开始经营未来。因此,卸任后的他,除了被单位返聘之外,更广阔的空间交给了写作,还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实现生命节点上的华丽转身,把未来生活装扮得有声有色,让人敬佩。

翻开《暮色当歌》,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医者的仁爱之心。我国传统医学一直尊崇“医乃仁术”的道德法则,珍惜生命的仁爱之心。在本书的许多文章里犹如明灯一样闪耀。如在《珍惜生命》里,他在列举了抑郁症的大量事实后,面对漠视生命的现象,大声呼吁:“生命,不仅是你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而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生命,不仅是你我拥有的一笔财富,而是培育我们的所有人的心血灌注,所以,生命里蕴涵了太多的感动,便早已注定了它无上的价值。”在《漫话健康新概念》中写道:“健康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而争取之法是要靠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人们的生活行为是几十年逐步形成的,要改掉不良的生活行为,克服人的‘惰性’与‘惯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痛下决心才行。”这些文字不难让我想起,我们高邮两道亮丽的风景线——“冬泳队”和“跑吧”。这两支队伍中的成员具有何等的勇气和毅力。他们“泳”出了生命的质量,“跑”出了高邮人的健康新概念,这样的挑战其实就是一种引领,就是生命高地上最璀璨的音符,作为“跑吧”铁杆成员的维儒先生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生命的仁爱、对健康的呵护就不难理解了。

展读维儒先生的散文、随笔、诗词,“暮色”里却感受不到沉沉暮气,而是鲜活的文字,洋溢着清新的芬芳。《似水流年》中打捞出来的陈年往事,给人馨香瓣瓣,耐人寻味;《尘世絮语》中揭示的生命哲理发人深省,语重心长;还有《心香一瓣》《旅人偶寄》等,把笔触探入人与自然的和谐点,让本来理性很强的科学范畴内的枯燥话题一下子跳跃起来,让人为之一振。网络是现代人生活的新平台,维儒先生从写博文开始,先后出版了《寄身在市井》《暮色当歌》,个中之勤奋,是令人敬佩的。

维儒先生是医者更是歌者,他把音符蕴藏在文字里,他站在生命的高地咏唱人生、自然、健康、市井,充满激情,朴实流畅,这样的“暮色”令人羡慕,这样的人生当诗当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