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灯节趣事

2013-03-03 00:00:00    作者:顾永华    来源:今日高邮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所以又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上元节。元宵节也称灯节。按民间传统,元宵节夜晚人们要合家团聚吃汤圆,点起彩灯,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看彩灯、放焰火、猜灯谜。这是一个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进行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在我的记忆深处,过灯节,玩灯、看灯,是最让人兴奋和难忘的。这一天高邮城里每家都有一盏彩灯,特别是有孩子的人家。高邮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不算富裕,但灯节是舍得花钱的。那些全民大企业都会在灯节前请能工巧匠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大型彩灯,在正月十五这天布置到城市的主要街道通湖路、中山路和县府街两旁供人观赏。那些代表着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大型彩灯,着实给城市的灯节增色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彩灯有会喷火的大型龙灯、会旋转的大型跑马灯以及活灵活现的人物神话故事灯。这些大型彩灯把邮城人从千家万户吸引聚拢在一起。灯节,应该说这一晚是属于小孩子的,是儿童的“狂欢节”。那时的寻常百姓家的彩灯都是手工用竹篾、用彩纸扎制裱糊而成的。有的家庭在几天前就花钱请工匠进家扎制彩灯,手巧的人在家自己做彩灯,还有的花钱去专门做纸扎手艺的所谓“纸扎鬼子”店买彩灯。小孩子在那一天简单吃过汤圆后,就迫不及待地提着或拖着彩灯上街。孩子们手拎着蛤蟆灯、荷花灯、五角星灯、小飞机灯,手拽着装有四只轮子在地上拖的兔子灯、狮子灯,即使再没有钱的家庭也要买一只红纸灯笼让小孩子提在手里。县城元宵节的夜晚大街小巷到处亮着一闪一闪的彩灯,耳边还不时听到爆竹的爆炸声。大人们陪着孩子穿梭在灯的海洋,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灯的世界里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几个眼看着彩灯里的蜡烛就要燃灭的孩子,赶紧叫来身后跟着的家长更换新的蜡烛;有些没钱买蜡烛的机灵的孩子,会群拥至一些小店的门前,嘴里齐声唱着吉利的童谣:“兔子点点头,老板奶奶在家砌高楼”“兔子摇一摇,老板奶奶在家发财开心笑”……讨店主欢心,向店主讨要蜡烛,直唱得店主给了蜡烛才住嘴。对于不肯将蜡烛给他们的店主,孩子中有些调皮的就会对店主唱些不上谱、不上家数难听的童谣,直唱得店主无可奈何将蜡烛给了他们才罢休。这一天,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要响到半夜,明彻闪亮的彩灯要亮到半夜,孩子们要玩到彩灯备用的蜡烛点完,口袋里装着的爆竹炸完,才会兴趣犹存地拖着两条再也跑不动的小腿回家。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的彩灯大都残破不全,有的彩灯在拖时因道路不平侧翻被蜡烛点燃烧掉了,有的彩灯因风大被蜡烛点燃成了火球。上面讲的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高邮城灯节的趣事。这些故事遥远吗,我感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同年的朋友,你说是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