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吃大圆子

2014-03-07 00:00:00    作者:王树兴    来源:今日高邮

我在扬州吃葵花大斩肉时噗嗤一笑,小时候家里的汤圆就这么大,肉圆子、糯米圆子,都做成大圆子。

今年元宵节有网友在微博上问我元宵和汤圆是不是一回事?我直率地说不知道,到百度上去学习了一下,据说元宵是北方的称呼,而南方叫汤圆。元宵和汤圆在加工方法上有区别,制作元宵一般是将固体甜馅料(通常是素的,包括各种果料)切成小块,蘸上水,然后放到盛满糯米面的笸箩里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其沾满糯米面成为圆球。汤圆的做法和包饺子的过程类似,先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放置几小时“醒”透,包汤圆的时候就掐取一小团,捏成圆片,然后把馅料(可荤可素)放进去,最后揉成圆球。

我真想做条百度词条贴网上去:元宵、汤圆,高邮人叫圆子。

圆子多好听啊,吉祥喜庆,高邮人就是聪明。乡音读嗨嗨,在里下河一带是统统,是都的意思。

圆子在我们家分大圆子和细圆子,细圆子是实心的,伴着长寿面做生日的时候吃。而我更喜欢有馅的大圆子。做圆子不论大还是细,我母亲都叫做“搓圆子”。在高邮,把促成别人好事的过程也叫搓圆子,意思在于要下一番工夫。

母亲每次搓大圆子都要搓很多,在我两个姐姐出门以后则更多,要给她们每家带一份。我姐姐的圆子应该搓得很好,她们总是在母亲要搓圆子的时候赶回来帮忙,搓好了立即拿走。我们家大圆子的馅有两种,一种油糖的,一种是荠菜的。每年入冬以后母亲会用糖腌荤油丁子。将洁净的猪板油去膜划丁,成蚕豆瓣大小,拌上白砂糖腌个把月。荠菜是应时的,有界首的茶干和咸肉丁和着,不要特意去准备。似乎,大圆子在天冷的时候才能够吃到,又总是在过大节时,而邻居屠家也只在冬天才替人舂糯米粉。

年三十的晚上,北方人包饺子的时候,母亲便开始搓圆子。圆子搓好了放一张小桌子大的竹扁里,满当当的,排成一朵花似的。

包进馅捏起来的只是一团,在母亲手里搓啊搓,要搓到滚圆的,搓到表面有一层照见人脸的光泽。儿时的我喜欢围着放圆子的竹扁转,左看右看,看哪些圆子上有母亲的掌纹,然后号下来。父亲会借这时机开导我和弟弟,说做人要像圆子一样圆巧,肚子里要有货色,要经得起煮而不烂。我是记住他教诲的,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想,元宵大概是中国最代表中庸思想的食品。

好多年里,父亲大年初一早上三件事,放炮仗、烫干丝、下圆子。

大圆子我最多也就是吃四五个,油糖的包荤油丁、白糖和碾碎的台酥捏成的馅心,咬破绵软又含韧劲的圆子皮,油香就在嘴里漾开。特别是咬开油丁的那一霎,感觉很Q,舌头随即被醇的滋味热烈包裹起来。吃荠菜大圆子没有烫嘴之虞,可以一咬一大口。从糯香到茶干、开阳、咸肉,直至荠菜碎,有着各不一样的层次,经浅浅的麻油香一撩拨,在嘴里开放出礼花般的芳鲜。

八九岁的时候,我想丰富圆子的吃法,趁大人不在家时偷吃,倒半锅油炸圆子,其结果是折腾半天弄出一只没有芝麻的麻团。

隔锅饭香,我工作后在苏州待的那几年,认为那里的猪肉汤圆最好吃,虽然不大,腴润香滑,一咬一口鲜美的汤汁。到北京以后吃稻香村的果味元宵,吃湾仔码头的速冻元宵,也再去苏州吃过那里的肉汤圆,才知道吃来吃去,家乡的圆子、母亲做的大圆子才是最好吃的。

今年正月十四夜,我梦见母亲端了一碗雪白晶莹的大圆子到我面前,都能闻到喷喷的糯香,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抓了一只送到嘴里……

元宵节是我的生日,母亲说我是赶这一天出生来吃圆子的。这一天生日的人是幸运的,生于一个传统的喜庆节日。元宵节是乡贤汪曾祺诞辰的日子,好日多同,也是我文友周荣池和好几位朋友的生日。这一天出生的人,在高邮他们会有大元子、大圆子、喜子、灯喜子之类的昵称,我的小名就叫小喜子。我太太第一次听说时笑翻了。

今年的元宵节,我在北京的超市里买了糯米粉和湾仔元宵,将薄皮的湾仔元宵做馅,外面裹上糯米面搓成一个个大圆子,剩下的糯米面我在里面包了高邮的咸鸭蛋黄。

看着做好的大圆子,我开始发呆。非常非常想过世的母亲。

要是能再有一只母亲搓的,带着她掌纹的大圆子在我面前,我一定是舍不得吃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