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我的《资本论》情结

2014-02-27 00:00:00    作者:尤泽勇    来源:今日高邮

最早知道《资本论》,还在读小学。对门邻居有个叔叔,平时少言寡语,朋友一来,情绪高涨,海阔天空;有一个常来喝酒,小桌子放在天井里,边吃边聊,就着南瓜汤面疙瘩下酒,既当菜也当饭——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没什么好吃的。旁人看他们是另类,却令我仰视,觉得他们不一样,在一旁悄悄看。时间长了,知道他们常谈论一本书,就是《资本论》,不仅很崇拜,还想延续写一本《社会论》……

“文革”闹了两年,再回教室“复课闹革命”,班主任是民国名牌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他的政治课除了领读《毛选》和“两报一刊”社论,没有什么可教,看我们嗷嗷待哺,也可能是技痒难耐,便在课外辅导几个有兴趣的学生读蒋学模《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他的计划是读完这两本,接着读《资本论》。然而不久的“清理阶级队伍”,查出他是“潜伏特务”,关进“牛棚”隔离审查,我下乡插队,读《资本论》化为泡影。

1975年夏天,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资本论》一、二卷。路过书店看见“出版喜讯”,心被勾住,情不自禁走向柜台。第一卷上下两册1.8元,第二卷1.2元,口袋里恰有三元钱,本意是买两条换季短裤。买裤子还是买书?几经犹豫,反复掂量,最终两条短裤换了三本《资本论》。

《资本论》没有想象的难读。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比喻,教科书般的层层展开,比时行的大批判文章有趣味多了。那个夏秋,自定任务每天读10页,今天少了明天补;虽不算多,真正坚持实属不易。白天农活繁重,晚上躲在帐子里,就着小油灯,常常读不一会就入梦乡,天明醒来,人半靠在床上,书滑落床下,墨水瓶做的油灯油尽灯灭……就这样囫囵吞枣啃完了1500页《资本论》前两卷。

《资本论》开阔了眼界,也给我诸多困惑。最想不通的是,早稻收购价怎么每百斤才9.6元?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也与供求相关。水稻从种到收,凝结农民多少辛劳,稍有理智都知道这个价格绝对没有真实地反映价值。再看供求,粮食严重短缺,黑市价格翻两倍以上,既然紧俏,为什么不提高价格,与价值相符?根据“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会流向过于短缺的产业,也会从利润过低的产业流出,人为压低粮食价格,致使资本无法流动,后果必然就是农业不如工业,农民不如工人,农村不如城市。为什么口号是“消灭三大差别”,现实却如此脱节?

放下书本,向书外请教。

貌似木讷的老农脱口而出:“一瓶农药抵担把稻,尽糊的少年伢子。依我看,稻子每斤卖0.15元都不多!”粮管所会计开导我:“稻子价格不低了,”他精细地计算收购与销售价格之差,得到结论是从农村收购再到城市每销售100斤米,国家要补贴0.77元,“再提高粮价,国家哪贴得起啊?”公社干部则提醒我,《资本论》讲的是资本主义,不适合社会主义。

绕来绕去,终于明白:《资本论》是商品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定价;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先保城市,保工业,一时顾不到农村,还要低价收购农产品换取工业原始积累。就像困难家庭的两个孩子,只能保一个上学,另一个要帮着养家糊口。农民,不幸成了这另一个。

理论貌似通了,感情却始终别扭,转不过弯。国家顾不上农民,为什么硬要给他戴上“小生产”的帽子,让他处处低人一头?农民想“大生产”,做梦也想进城当产业工人,是制度不让他进城;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全由农民自己扛,没有社会保障,只有靠省吃俭用,养儿防老,甚至处处讨点小便宜,这是环境所限,并非天性使然,为什么还苛求他狭隘保守,讥笑他鼠目寸光?——直到离开农村都没想明白。

严格说,我连《资本论》的皮毛都没学到,但这段读书经历给我很大影响,从此对经济学产生兴趣,后来陆续读了一些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和东欧经济学家的改革理论,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道德、理想的层面,更着意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探究。《资本论》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学,读《资本论》也将自己的阅读趣味引向理性、深沉和思辨见长的欧美文学。要论最大的影响,是萌发了“为农民说话”的意识和冲动,内藏于心,外化言行,贯穿始终,以此为荣,尽管越到后来,越不自信:我还真正了解农民,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吗?湖南创办《中国乡村发现》,“开卷语”申明其特色是“说农民的话,为农民说话”,我建议再加一句:“让农民自己说话”,他们欣然接受了。

前不久在当当网看到人民出版社新版《资本论》,藏青色硬封,三卷装于一盒,典雅,大气,5.5折74.3元。没有迟疑,就下了订单。买它,不是为了重读,而是纪念与它的初次相遇。何况,一本阐述资本产生、增值的鸿篇巨制,其价格还不及一场大片电影,一杯哈根达斯?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