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7 00:00:00 作者:乔根美 来源:今日高邮
我与老县长相识有十大几年了。从年龄上来说,他要比我大一辈,但在交情上,我们应该是所谓的“忘年交”了。我起初认识老县长时,他早已不再是“县长”了,而是转任市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领导。他每次到甸垛、到汉留,一下车就大呼小吆地问:“根美在吗?”搞得他那些不知情的随从还以为“根美”是个什么了不起的“角色”,又因我名中含有一个“美”字,就有人猜测“根美”可能是个姿色不错的女子,等到见面时方知是个长相一般的男性,极普通的乡镇机关办事员而已。去年的此时,老县长人生纪实《征程岁月》一书在家乡发行。甸垛万金假日酒店四楼会议室里挤满了他故乡南逊庄上来的老老少少,我虽不是南逊庄人,但老县长嘱我一定要参加并关照我一定要说几句话,时隔一年,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老县长是过于抬爱我这个小弟了,我去不去、说不说话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现在,我把那天在发行会上即兴讲的几句话忆录于下,认识老县长的人,你看我说得对否!
我说,多年的相识、相知,请允许我用三句话来白描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头:他是位幽默大师、他是个爱心大使、他是部让人受益的大书!
老县长是位幽默大师。大家想想看,世界上什么人最难接近、最难相处、最难沟通?我说出来,大家可能会有同感:就是四个字——一脸死相,这种人整日绷着一张死脸,活像人家欠他多少钱不还似的。老县长曾官至副县长,在我这个办事员眼中,自然是个大官,但他不摆官架、不打官腔、不冒官气,他就像一团火,让人一见如故,初次相识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老县长都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并用他特有的幽默感染、感化着他周围的人。一次老县长在扬州住院动手术,麻醉打过后,他便什么也不知了,家里人为他担心得不得了,等到手术结束苏醒过来时,他却说了句:“睡了个好觉!”有次在市老促会挂钩的四异村召开村民座谈会,老百姓见到老县长这样的大官有点“拘束”,只见老县长清了清嗓子,用地道的家乡话说:“我们乡下人过去上茅厕(厕所),茅厕的梁上挂着个旧草绳子,大便结束后,把草绳子松开来,用草绳柔软的草当便纸,完了,将两手合在一起,并用嘴向两个手掌之间吹气,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吹气,我悟了几十年才晓得那是用吹出的热气进行‘人工消毒’……”座谈会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老县长的幽默风趣均缘于他对生活的敏锐感悟,然后就地取材、信手拈来,收入《征程岁月》一书里的诸多幽默话语即是如此。
老县长是个爱心大使。这一点,不难从他对老百姓、对亲戚的态度中看出来。2003年汛期水灾严重,7月11日老县长带着一封自书的慰问信、5箱子方便面、100多条蛇皮带,乘中巴车从高邮城到四异村慰问抗洪一线的群众。在这之前老县长身患感冒,他打着吊针还不忘打电话询问灾情,等到精气神稍微好些了他就忙着收集蛇皮袋亲临抗洪一线慰问,极大地鼓舞了四异村民抗灾的士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年冬天,南逊庄上有十几个人在运河西挑河,十几个人打地铺住在老县长家,老县长乐颠颠地忙前忙后,他的妻子为民工们洗衣做饭,笑口常开、其乐融融。对待亲戚,老县长从不嫌穷爱富,过去,老县长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就先后帮助过他的侄儿、外甥、妻侄等亲戚,老县长把他们视同亲生儿女来培养……所以,我常想:做人要存好心、做好事,才会有好报,2008年,老县长八十大寿,前来祝贺的有他老家的左邻右舍,也有扬州市、高邮市及乡镇的各级领导……总有数百人吧!老县长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就因为他存了一颗好心、做了许多好事,所以就有了好报……
老县长是部让人受益的大书。他的人生经历已经写进了《征程岁月》一书,这本书虽然没有经过什么知名出版社的包装,但这绝不会让这部书作为一笔教育人、启迪人、激励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而有丝毫逊色。所以,我们要感谢老县长,他的幽默,让我们懂得如何快乐生活每一天;他的大爱,让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他的人生纪实《征程岁月》一书将激励我们要勤奋工作、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去书写精彩人生!